社会实践

时间:2023-06-22 16:14:21
有关社会实践集合6篇

有关社会实践集合6篇

社会实践 篇1

为响应我校争先创优号召,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理论水平,华中师范大学第44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4小组于20xx年x月x日在恽代英广场举办了 “重温红色经典第四小组读书交流会”的实践活动。 此次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为了加强我们的革命传统教育,学习党的历史和党员的光辉事迹,培养我们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一、 实践目的:

响应我校争先创优的号召,提高入党积极分子理论水平。通过“重温红色经典”这一平台,加强我们的革命传统教育,在新时期下再次党的历史和党员的光辉事迹,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 实践过程:

(一) 前期准备:

实践开始三周之前,我们小组成员开始进行“红色经典”的阅读。党课小组成员

大多是到校图书馆借阅关于党的历史和党员先进事迹或者其他“红色经典”的书籍。并且充分运用课余时间,阅读红色经典,感思其中的精神和情操。并且我们精心制作了一条横幅“重温红色经典第四小组读书交流会”以及一系列宣传海报。其中一张宣传海报上展示了我们小组推荐给大家的红色经典书目,比如《红岩》、《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马克思恩格斯传》等。

(二) 进行实践活动:

20xx年x月x日(周六)下午3:00-5:00,第四小组同学在恽代英广场进行本次实践活动(除周末辅修的同学外,其他成员全部到齐)。

首先,我们将制作好的横幅和海报悬挂、摆放在广场上,向路人展示我们入党积极分子的精神风貌,也向大家倡导对红色经典的阅读。

在交流会上,有的同学讲解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有的同学讲述了像雷锋这样无私为人民服务的好党员的事迹,有的同学和我们探讨了延安保卫战的起因、结果、和策略,还有的同学就现在的社会现实,和我们讲述了他对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个人见解。同学们积极地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悟,饱含深情的讲解自己的阅读内容,然后大家一起讨论,不时还穿插着充满激情的辩论,会场气氛十分热烈。

虽然交流只是短短的两个小时,但是又是一次思想的升华。通过这次交流,我不单单对党的知识有了深刻了解,更是深为一些先进的党员和干部的事迹速配感动。经历了革命战争年代、建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年代以及二十多年来的改革开放年代,涌现了无数优秀党员,在他们身上,充分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无时无刻都在体现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位同学引用《青春之歌》的革命思想主题总结了自己的想法:一切知识分子,只有把个人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命运、人民的革命事业结合在一起,投入到时代的洪流中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才有真正的前途和出路,也才有真正值得歌颂的美丽的青春。还有同学歌颂了老一辈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进一步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爱党的热情。重温红色经典不仅仅是对革命的进一步了解,更是要感受革命情怀,那是无论在任何时代都适用,使人受益匪浅的革命精神。

并且,我们向过往行人展示并推荐了我们当代大学生所应当阅读的一些红色经典书目,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

(三) 实践过后:

交流会过后,我们及时清理了广场上的报纸等杂物,保持广场的整洁。小组各成

员也及时进行了实践活动的心得总结,并将红色经典的阅读落实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

三、 实践体会:

在本次读书交流活动中,我们感受最深的有三点:第一,为响应活动精神,我去图书馆借书的时候发现,包括自己在内,平时确实很少关注图书馆中革命著作的这一部分,很多书籍都已经很破旧,就像尘封了很久的样子。第二,活动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我们大多数人对政治方面不是很敏感,阅读的书籍有限,以后需要多加强这方面的见闻。第三,这种书籍交流活动可以督促大家阅读,交流彼此的思想,锻炼交际能力、表达能力,同时,还能带动周围的人,有效的促进校园内阅读红色书籍的风气,让更多的人去主动学习红色精神。

通过此次的读书交流会,更加坚定了我们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决心,坚定了我们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的信念,感觉自己的思想得到了提高。我们一直都在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像我们这一代大学生党员应该具有时代的使命感,从而激发我们努力学习,全面发展,肩负起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我们应该要多学习一些关于党的知识,了解我们党的发展历史,才能更好的对这样一个政党了解深透,对她的内涵,对她的精髓,对她的思想有更深层次的理解,进而更好的促进我们去改变和端正我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使我们更加的靠近党。

不仅仅是我们的学员之间,我们还可以把这些思想推广到我们的同学当中去,端正有些人对党错误的理解,这样可以使我们的民族更加的团结起来,提升大家对党的认识,对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正确的理解,号召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精神中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和谐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重温红色经典不仅仅是对革命的进一步了解,更是要感受革命情怀,那是无论在任何时代都适用,使人受益匪浅的革命精神。我们要懂得吃水不忘挖井人,即使在人文和谐、社会安定团结的今天,我们也应该时刻牢记革命先烈的贡献,将革命精神发扬光大,使革命精神源远流长。

社会实践 篇2

20xx年8月6号,是我们机械工程学院赴xxxx中国第xxxx拉机集团有限公司进行生产实习的第四天。今天,我们在领队老师xxxx老师的带领下去往了xxxx的铸造分工厂的厂区内进行现场观摩学习。

6号上午八点半,我们小组成员在旅馆门前集合完毕。临出发前,xxxx老师一如既往特别强调要注意交通安全,保持好队伍秩序,切勿不能单独行动不要掉队。另外,他还教导我们能够去加工现场观摩学习的机会是很少的,让我们好好珍惜这个机会认真做好实习笔记,虚心向现场工人们求教但前提是不能打扰到他们的工作。

接下来,我们在xxxx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xxxx厂区的五号门前,经过保安人员核实情况之后并由xxxx老师完成来访记录签名后,我们进入了xxxx的生产工厂内,并去到了我们今天要进行现场观摩学习的铸造分厂,负责接待并且为我们讲解现场实况的是铸造分厂的一位资深技术人员。在进入铸造加工的加工现场之前,他为我们大致介绍了一下有关铸造的基本理论知识、该分厂所承担的一些加工工作以及现工厂所具有的一些机械设备和生产技术。与此同时,他特别强调了安全问题,要求我们必须佩戴好安全帽,在厂区内切勿摘下安全帽,并且要求我们严格按照规定的路线在厂区内行走,不能随意到处走动,不得嬉闹。

交待完所需注意的相关事项之后,我们在技术人员的带领下去到了铸造的工作现场。我们对该分厂的第一印象是工作环境很差,厂内工人很少,入目可见的堆放的沙堆以及输送沙粒的传送带和各式各样的砂模。我们从技术人员的口中了解到铸造这一工艺的工况是所有与制造拖拉机相关的加工工艺中最恶劣的,并且绝大多数 ……此处隐藏6032个字……为数不多。

以上的三个方面,问卷结果和我们的听

课观察结果基本一致:学生听课率还比较高,大部分学生听课都比较认真,而踊跃举手回答问题、积极发言的学生不多;主动参加各种学习活动和被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学生基本上是各占一半。在学习态度方面,通过和老师的交谈还了解到:勤学好问的学生在一班中大约占五分二,一些学生缺乏主动性、自觉性和刻苦精神。

调查问卷的第4道题目是:

你最喜欢哪一门学科?(A语文;B数学;C英语;D美术;E音乐;F体育;G其他)

本题目目的是想了解学生的兴趣情况。从调查问卷和我们的访谈中了解到,学生最喜欢的学科不一定就是主科,而是他们最喜欢的老师任教的哪一个科。例如在调查的三个班中,其中有一个班的体育科、另一班的音乐科是最受学生欢迎的,其次才是语文、数学科。学生之所以喜欢这个学科的老师,是因为这个老师的课上得好,生动、有趣。

但也发现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调查中发现,在120张调查问卷中有47.5%人认为上学为了爸爸、妈妈或者是自己,有43人根本就没想过将来从事什么工作。只有23%的同学认为我们是为了将来建设祖国、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学习的。这说明有一大部分学生没有远大的理想,他们说不清或根本不知道自己到底为什么要学习,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是为父母、为老师而学习,或者认为是为个人将来有一份好的工作而学习。并且在接受调查访谈中有18%的学生有厌学情绪。

(二)学习习惯方面

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具有一定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有80%以上的学生在“课堂练习能独立思考完成后等候展示思维过程”(“等待同学或老师说了再做”的学生只占10%);75%的学生能独立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课后作业”;有75%的学

生有看课外书的习惯;大部分学生具有良好的倾听习惯等。

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作业习惯部分比较差。 我们检查了5个年级中6个班级小学生的语文、数学作业,其中有4个班级学生的作业大部分做得比较好,还有2个班级的学生作业质量普遍比较差,表现在字迹不端正,随意涂改,不整洁,正确率不高。听课观察:写字的姿势不正确,头趴得低,作业本斜放,握笔很低,大拇指压着食指,“一尺一拳一寸”做到的学生不多。

2.预习、复习习惯尚未完全“定型”。 调查问卷显示,做到“经常预习、复习”的学生占27%,“有时预习、复习”的学生占52%,“老师布置就会预习和复习”的学生占21%。通过我们与老师、学生的交谈,了解到的情况也基本如此。这就充分地说明了学生能自觉对学科内容进行预习、复习的习惯尚未形成。

3.部分学生缺乏提出问题、独立思考的习惯。 听课观察:例如语文课,教师要求读完课文后提出问题或发表自已的意见,但能主动地提出问题、发表意见的学生为数不多,大部分学生都是等待,一旦老师提问便“沉默是金”。有的课堂上表面热闹,有问有答,实际情况是除了几个优秀的学生能回答老师的问题外,不少学生都是等待其他同学或老师的答案,或是随声附和,自己根本不动脑筋思考问题。

4.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在调查问卷的这所小学中,二至六年级的187名学生中有75%的学生喜欢看课外书,有84%的学生家长支持孩子看课外书,有45%的学生几乎每天看课外书。从调查结果看,随着年龄的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呈上升趋势,但家长的支持率呈下降趋势,阅读时间也呈下降趋势。

(三)生活情况方面

1.从学生回家做家庭作业的时间反映出学生的课业负担仍然不轻,尤其是高年级学生课业负担尤为繁重。 调查表明小学2—3年级学生有77.6%的学生可以在1小时之内完成作业,16.1%的学生要用2小时以上的时间完成作业;4—6年级有55.9%学生可以在1小时之内完成作业;有43%的学生要用2小时以上的时间完成作业。

2.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正不断地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学生的视野。游戏不仅被电子化,而且被网络化。网络和电子游戏是一把双刃剑,既能促使学生健康成长,也能制约学生健康成长。小学生由于自控能力弱,猎奇心强,是非观念尚未形成,由于对社会认知的不足和自我保护意识的缺乏,受到不良影响也最为严重。当然通过网络,学生也可以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了解国内外大事。但是,通过调查可以看出,18%以上的学生上网的目的就是玩游戏或聊天,更有4%的学生期待着发生网恋。

3.家庭“两极”教育。 据我们了解,目前好多家庭在对孩子的学习教育上普遍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望子成龙期望值高,巴望自己的孩子学业成绩比别人优异,以后能考上重点中学乃至名牌大学,将来可以出人头地。家长的这一想法在学生的问卷调查中明显地得到了反映。在家长们看来,要实现上述目标,现在就必须让孩子拼命学习,除此别无选择。于是乎,频频请家教、“陪读”到深夜等现象也就屡见不鲜、见怪不怪了。更有甚者,节假日里竟然把孩子关在家中,不得外出一步,对孩子的要求就是两个字:学习。沉重的高压式学习占用了孩子大量的时间,孩子没有时间思考,甚至连跟父母交流的机会都很少。试想,一个原先喜欢学习的人,如果长期受到这种不和谐的“外力”作用,他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受到挫伤那才怪呢!另一种情形则是新的“读书无用论”倾向又开始抬头。好些家长认为,现在孩子读书,要么将来能考上名牌大学,继而找个好工作,否则读与不读无啥两样,时下找工作还不是靠关系和碰运气?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一些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的家长便对孩子的学习关心不够。我们知道,人都具有惰性,家中的孩子在无人管束的情况下,他们往往就表现出贪玩、顾不上学习等一些常见的天性来,长此以往,他们的学业成绩越来越差,最终越来越不喜欢学习也就不足为奇了。

4.日常生活中不能完全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在接受调查访谈中的大部分学生,日常起居中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是父母代劳,甚至有13.2%的学生鄙视劳动,47%学生没有做过力所能及的家务活,28%的学生表示父母不让参与做家务。

5.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加强。 调查结果表明20%---25%的学生在当前学习和生活中遇到挫折、遭受打击时,感到“很痛苦,不知道该怎么办”;有10%—20%的学生没有非常要好的朋友。

四、解决问题对策

(1)学校、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给予高度的重视

要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学校、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给予高度的重视,要把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纳入各科的教学计划,并制订行之有效的具体措施。

一个学生具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也就说他对学习的意义有明确的认识,懂得学习的重要性,在学习中就能够不断体验到取得进步的愉悦心情,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或挫折时就能够主动克服,坚持完成既定的任务或目标;只有具备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能力,让学生掌握开启知识宝库的钥匙,自主学习知识,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效率。

《有关社会实践集合6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