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教社会实践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支教社会实践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支教社会实践报告1少年智则中国智,新一代的青少年代表了祖国明天的希望。无论是家庭、学校还是社会于情于理都要为之倾注巨大的关怀和帮助。为了帮助贫困的孩子,为了让祖国的花朵开得更加灿烂,同时也是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在xx年8月,我们决定去伟民学校为那里的孩子们解除他们的疑难。
时间如白驹过隙,短短二十天的时间转眼稍纵即逝。第一次站上讲台的激动,那一声亲切的“陈老师”,那一张张执着的面容,而今回首内心的那份悸动仍记忆犹新。这次支教时间虽短,但这却是我度过的非常有价值的一个暑期,我从这些孩子身上学到的远比我授予他们的还要多。
支教的日子是辛苦的,农村生活条件和教学条件的艰苦是我们不曾想象到的,还记得到学校的第一天,我们用砖头搭起了一个灶,做了我们的第一次大锅饭,很多生活用品都要自己准备,住的是那里学生宿舍,晚上睡的是铁架床,条件非常简陋。从来没吃过这种苦的我们,一开始实在觉得委屈,但我们还是坚持了下来。支教对我们每个支教老师来说,应是一次磨练,毕竟它打破了原有的生活规律,要求我们要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
而且支教的日子里虽然很辛苦,但也是快乐的。这里的孩子给我们带来太多的感动,让我们觉得再辛苦也得坚持下去。一开始,孩子们有些腼腆,显得有些拘束。可是他们身上的朝气和渴望是无法遮掩的,和他们在一起可以勾起许多儿时回忆。我们和这些孩子年龄本来相差不大,就像他们的哥哥姐姐一样,他们会在课余时间来寝室和我们聊天,会和我们说他们的心里话。虽然他们叫我老师,但我知道,他们早就把我们当成了哥哥姐姐,他们用那么纯朴的方式表达着他们对我们的喜爱,摘下家里长的最好的水果送给我们吃,放了学就赖着不走还缠着我们一起去逛他们的家乡,跟我们一起聊天、谈心。
孩子们总是有贪玩的心理,包括我们现在,能有谁敢拍案而立说自己不爱玩,没有惰性呢?给孩子们安排活动的时间这项举措很科学,只有得到休息的大脑才能更灵敏的解决问题,就像弹簧有了必要的松弛才会永远保持富有弹性一样。
其间,我担任的是数学老师,同学们的基础很差,这对于没有一点教学经验的我来说无疑是一大考验。不知道教案该怎么写,也不知道是怎么个上法。但也没办法,最后还是回忆了一下以前老师是怎么教我们的,然后基本上就按照老师的方法教。幸好同学们都很配合,不懂的地方也能及时的提出来。
为了上好那些课,我除了整理自己几年来摸索出的点点滴滴,我主动向他们老教师学习经验,与支教教师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交流各自的心得,时不时的更不择时不择地的“即时研讨”学上的困惑,我仔细阅读,潜心研究,认真钻研,深入思考,从理论上武装了自己。通过学习和总结,我的理论水平有了长足进步;通过实践和反思,业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我觉得作为一个人,出了工作以外肯定还要处理很多其他的事,同样小朋友除了作业以外还有其他的想法或问题,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有限的时间为孩子们解决各种学习上或是生活上的问题,使有限的活动时间得到充分的利用。所以,我们可以划拨出一份时间给孩子们讲讲生活,讲讲我们经历过但是他们没有经历过的事情,使他们的大脑除了作业和游戏以外再融入其他的内容,使孩子们尽早脱掉稚嫩的外衣,成熟起来,肩负起国家兴旺,社会和谐的重任来。
二十天的支教工作对于求学路上的孩子来说可谓“杯水车薪”,对于孩子成绩的提高是微不足道的,对农村的教育更是如九牛一毛,但是我们相信经过与他们的交流、沟通,他们明白了些东西,这些东西一定可以帮助他们在将来的路上走得更好。希望我们这次的支教活动能给那些孩子的理想插上翅膀,愿他们能凭借自己的努力飞向外面的世界,在那里展翅翱翔。
支教是辛苦的、忙碌的,但也是快乐的、充实的,支教让我体会到了作为教师的辛酸与苦辣,同时也让我在教育实践中学习提高。如果让我说支教的感受,我会说:“简单并快乐着,平淡并享受着,付出并收获着!那些日子得到的历练也将是我生命里最宝贵的财富。
支教社会实践报告2时间过得很快,实践前认为十分漫长的20天实践活动就像xx乡的绿水,不知不觉中在我们的脚下缓缓流过,瞬间即逝,却给30名队员们留下无穷甜美难忘的回忆。一切的一切仿佛还在继续,因为这里面有太多的情谊与爱,20天留给队员们的不仅仅是实践中所取得的收获,还有人情、友情、师生之情……总之太多太多的眷恋,不是简单的文字就能表达的。我们的实践基地是xx市xx镇xx学校,在这里,我们开展了为时20天的实践活动,分为三个阶段有计划地开展进行着,以普通话为主,着重使侨界儿童们的在中华传统文化水平上有较大的提高,并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
这是我们来到xx学校的第一个星期。还记得20xx年x月10日,这是我们来到实践基地——xx市xx镇xx学校的第一天,为期20天的服务地方活动在这时对于我们来说漫长又艰辛,但是我们又对它无比地憧憬与期待。那天下午经过两小时的车程后,实践队终于到达了xx市xx镇xx学校。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队员们搬进了学校领导安排的宿舍,并受到学校热情的招待。真正的活动从第二天早晨开始,队员们怀着对小朋友们的期待,都早早地起了床,希望能给小朋友们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这是我们走上讲台的第一天,我们作为教师的经验尚浅,带着一丝紧张初上讲台。课堂上一些突发状况,使得课堂的氛围还达不到我们预期的效果。像低年级的普通话课,孩子们的语言基础比较薄弱,加上小孩子天性活泼好动,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相对于低年级同学的活泼,高年级的同学们显得有些低调,因此我们教师在师生互动环节下了不少功夫。最后,我们实践队还对每位学生的普通话水平做调研测试,然后根据结果进行分班分层教育,以便使我们的学习更有效果。接下来的四天中,队员们对xx学校和这里的孩子们做了充分地接触与了解,按照计划规律地对学生们进行普通话课、武术课、表演课、诵读课、国学课、团体辅导课等课程的教学,并在课余时间和学生们互动,使学生们在快乐学习的同时快乐生活。期间,我们实践队的指导老师们也不时地来到实践基地对队员们表示鼓励与关心,希望队员们在“授人渔”的同时,悉心体验,感受“为人师”的快乐,并且收获更多的成果。而接下来的两天是我们在xx乡度过的第一个周末,我们自然欣喜万分,虽然最后不像预想中的那么美好,但是这个周末给xx乡的孩子和乡亲们带去了新的活力与惊喜。在16号那天,我们实践队对一些学生进行了家访,几个可爱淳朴的学生带领我们,沿着山间小路,绕着弯,踏着石头随意铺成的台阶,走进学生家中。家长的热情,学生的害羞都印在我们的脑海中久久不能忘却,那是一份质朴,那是一份纯真,那是一种让我们感动的真心。虽然我们无法在那里 ……此处隐藏12035个字……之下,校园里只有在上学下学时分才冒出点人气。但和我们一样,老师的办公桌上总是摞着高高的作业本,上面都是红钢笔划过的痕迹,同学们一样在课堂上认真听讲和老师积极互动,下课蜂窝似的吵着嚷着。
还记得我们第一次出现在班级门口的时候,好多可爱的笑脸站在门口远远的看着我们,脸上压抑不住的好奇与期待就像看到北京第一场雪。他们灼热的眼光竟让我们一惊,那是对世界对未知充满绝对好奇的神情,而我们竟是他们未来几天对外的窗口,影响他们一生的可能。
走进教室里,气温很低,呆的时间久了都得搓搓手跺跺脚,只是学生浓烈的热情将心里的温度提的好高好高。在我们为他们讲第一节数学课的时候,初次的开场让我们显得很紧张,不知所措,支支吾吾的,只是不轻易的抬头,和他们眼神的一个交汇,似是一束来不及拒绝的阳光,一下子把不安与无措驱散。让我们和他们的距离一下子拉的很近,像是抚摸般的安慰,我们很快进入了状态,随后互动的也特别积极。在接下来的各种课堂上,每个讲课小分队都在各自班级收到来自青春的能量,纷纷很愉快很高效的完成了课堂任务。
他们在下课碰到我们时总是会亲切的说声老师好,一声一声的老师好,一个一个阳光的笑脸,让我们对教师这个行业有了心动的理解。不是纸面上的课堂计划、学期计划、完成了课本、讲完了考试,而是真心从育人的角度,设身处地的想在他们的未来中真正所需要的,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基础上重视开拓视野,重视品质培养。百年育人的光阴,教师像是挂灯塔的人,决定了学生未来的格调,未来的可能。国家在不遗余力的全面发展教育,边远山区的孩子在硬件投入上差了很多,但在对知识的渴望上没有任何区别,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贫困而压榨孩子的未来。校长说过这里生源少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好多孩子上完小学就不再继续了。他们的人生竟因观念的不成熟而限制,也是不可取的。
这趟实地考察之旅,了解了边远地区教育的现状,也坚定了我们普及教育发展教育的决心。让我们为他们做点什么吧,就像为新中国诞生奉献了的前辈。
支教社会实践报告1020xx年7月10日中午12点,经过3个小时的颠簸山路旅程,xx电力大学环境学院“馨希望”实践队一行八人终于抵达了本次暑期实践目的地—xx小学。准备开始为期五天的“用爱心倾注,从细微着手”的支教实践活动。
刚下车我们就受到了xx村主任的热情接待,他向我们简单介绍了xx小学的一些情况,然后我们稍作安顿,便进行了一个简短的会议商议了一下未来五天的活动内容。下午xx小学刘校长到来给我们安排了食宿,队员们开始打扫房间厨房,干的热火朝天。经过队员的齐心协力,我们终于收拾完毕,大家忙了一下午但没有人喊苦喊累。特别是在晚上,当两名队员端上为大家煮的面条时,大家都很感动,狼吞虎咽得解决了可口的晚餐!
第一天的实践活动结束了,一天的舟车劳顿和下午的忙活使大家都有点劳累,但也都很高兴。我们相信在这方淳朴的山水之间,善良的村民可爱的孩子们会为我们卸去了身心的劳累,大家也都在期待着明天孩子们的到来,为山里的他们送去光明与希望。
六月,是枝头从泛绿到葱郁的过渡,是花儿从绚丽到斑斓的成长,是阳光从温馨到热烈的激情。6月12日这天早晨7点左右,xx县实验小学的几名老师在校长xx、副校长xx以及教育局继教股xx、xx等股室领导的带领下,再次踏上了由xx县教育局发起的“送教下乡”教学研讨活动的xx联校之行。
此次“支教xx联校”活动,实验小学派出了自己学校各阶段、各学科教研组的优秀骨干教师。有高段语文骨干教师xx老师、还有中段数学青年骨干教师xx老师、还有英语教学能手xx老师。
7时50分左右,一行人到达了这所干净整洁的中心小学。整洁高大的四层教学大楼矗立在安静、祥和的小山村的最高处显得是那样圣洁,不禁让一行人对这次支教活动充满了期待。校长xx携老师们热情的欢迎一下子拉近了双方的距离,一阵简单的寒暄之后,支教老师们便立刻开始了紧张的工作。
首先,教育局股室相关领导、两校的校长、xx学校的相关科目的老师们听取了由实验小学三名老师所展示的三节教学示范课。分别是xx老师带来的五年级语文示范课《临死前的严监生》、xx老师带来的三年级数学示范课《数学广角—搭配》、xx老师带来的三年级英语示范课《unit6 a let`s talk》。三位老师过硬的业务素质、高超的教学水平、饱满激情的教学情绪、紧凑大容量的教学过程、学生主动活跃的课堂气氛,给听课老师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在对教学内容的巧妙处理与把握、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能力培养与学法指导的实施上等方面,亮点纷呈,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赢得了听课领导、教师、学生的一致好评。
课后,在局领导、两校领导的积极组织下,两校教师分语、数、英三组就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改革中的具体操作细节,进行了积极的研讨交流,并毫无保留的将自己及所在校的好的做法介绍给同行。特别是语文研讨中,老师们就我县正在轰轰烈烈进行的“新主题阅读教学法”谈了自己的具体做法、感受、还有一些困惑。在热烈的讨论中,双方都收获颇多,实实在在地解决了一些平时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老师们都表示将尽快把这些收获运用于自己的实际教学中去,让学生及早受益。
活动快要结束时,局领导祝贺了此次活动的圆满成功,充分肯定了这次活动的重大意义。两位校长也也对此次活动寄予了厚望,希望通过此次活动两校的教师会在相互促进中共同成长。表示今后两校将继续在教育教学等方面进一步深入交流,互相学习,以促进两校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实现优势互补和资源共享,进而为促进全县教育的均衡发展,造福全县人民做出不懈的努力。老师们也亲切握手话别、互留联系方式,准备更深入的交流、讨论、学习。最后,所有参会领导和老师共同合影,留下了这永远值得见证的感人时刻。
6月13日
20xx年7月29日星期一,“启梦”爱心义务支教团队已经在xx省xx市xx区xx镇林枝村进行了七天的支教活动,每一天都在积极中度过,当睁开眼的一瞬间,美好的画面浮现在眼前,这种家的感觉,令人不舍。
每晚的开会总结将团队的环节进行完善,讨论接下来应该进行的工作。今天早晨村支书早早来到支教地点,在进行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谈话之后,了解到了村里的情况并不像是看上去那么乐观,这些事情促使我们并且很严肃的激励着我们应该进行下去,真的应该勇敢的进行下去。吃完早饭,上课照常进行,带着村领导的认可,队员们整理思路,一定努力带给孩子们知识和欢乐;又下雨了,这时候的山里感觉挺凉的,看到孩子们破旧单薄的衣服,心里更感觉冷,上完课以后,队员们送每个孩子回家,他们相互依偎,打伞前行,这是多么幸福的感觉;沉重的话题总是需要被提起,家访的过程令队员们心酸,他们是哭着回来的,他们深深地了解到这群孩子的上学哪怕是生活有多么的不易,父母外出打工,身体状况出现各种问题,真切的希望社会能真的关注这些群体,在山里,他们不是一个人,不是一个家庭,而是山里的大部分。
晚上吃完饭,当队员们开会总结,商讨家访内容时,会场的空气再次凝结,凝结,冰冷的问题抛给现实,愿社会上的人能帮帮谈们,哪怕是一点点,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