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学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15篇
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大家逐渐认识到报告的重要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逻辑的合理性。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大学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学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1实践目的: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对革命老区沂蒙山地区农村开展调查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形成调研成果;走访慰问抗日老军人、孤寡老人,送温暖;深入基层,利用电影、文艺演出、座谈会等形式,在农村基层干部和群众中进行文化宣传,使其在促进农村特别是经济较落后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中提高自身素质,实现全面发展;支援教育,组织安排丰富多彩的文化及动手课程,丰富小学生的寒假生活,为农村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服务,与当地小学加强交流,促进共同提高。
实践时间:20xx/x/xx—20xx/x/29
实践地点: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董家庄村
实践对象:当地经济发展情况、抗日老军人及孤寡老人、基层群众、董家庄联合小学
实践方法:走访调研、组织活动、支援教育
实践队人员组成:
领队:刘宗师(工学院)
队员:丁宁 沙倩 方媛 李玲 徐均 刘春霖 戴永鹏 刘海锋(工学院)
于晗 程洋龙(预科部)
金源(生环学院)
实践纪实
20xx年x月xx号下午4点整,大家整理好行李,在校园集合,我们的实践队出发了……换乘公交、地铁,暮色四合时我们到达了北京站,在拥挤的候车厅经过漫长的等待,晚上9点,我们登上了开往山东淄博的25x7次列车。
20xx年x月20号早晨5点钟,冬日的清早还没有迎来属于它的太阳,经过漫长黑夜的旅程,我们顺利抵达了淄博站。简单的吃过早饭,大家直奔淄博汽车总站。
经过与汽车站管理人员的交涉,我们得知,因为天气情况,大雪封路,开往山区的汽车停运了。队员打电话多方求助,均无解决问题,于是滞留淄博一天。
20xx年x月2x号清晨,大家到达淄川汽车分站,希望能顺利乘上进山汽车。等待期间,天空又飘起了雪花,这不禁使大家又担心起来。进山的车还是停运,经过车站管理员的帮助,最终找到了一辆愿意单独送我们进山的车,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上午9点半左右,我们又一次出发了。
经过4个多小时的颠簸,我们在下午两点钟左右抵达目的地董家庄。这天正好是农村的集市,我们带着大大小小的行李穿过人群,来到了学校。校长和老师们很热情地招待我们,为我们腾出一间教室,以后的的几天我们将住在这里。晚上大家整顿安置好东西,计划了未来几天的事情,带着旅途的疲惫休息了。
20xx年x月22号至20xx年x月27号我们在这里开展了为期六天的实践活动。
(一) 进行经济情况调研
我们走访了村委会,与村里的基层干部进行交流。交流得知董家庄村当地经济主要靠花生等经济作物的销售收入,其余为青壮年劳力的外出打工收入。村长为我们介绍了董家庄近年的发展情况,为了解决靠天吃饭的情况,董家庄近年大量修建了水井,将山上的泉水引到村民家中饮用,进行了道路铺建,使外地车辆进村成为了可能,促进了本村与外界的物资交流。
本村经济情况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村中农作物方面的收入主要靠原始售出,价格低,不能给村民带来较大收入,且售出量小,村民大多自给自足,经济效益低下。我们针对情况与村长讨论,向村委会提出了发展农作物加工产业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等建设性意见,村委会表示认可。
村委会也向我们介绍了村里的人员情况,留村人员多为老人、妇女及儿童,男劳力大多外出打工。村委会也向我们介绍了村里孤寡老人、困难家庭的情况,我们认真听取了介绍。
(二) 走访慰问抗日老军人、老党员干部及孤寡老人
大学生支教社会实践报告2xx年7月8日,一群年轻的大学生,带着几分热情,带着几分激动,踏上了执教的征程……
有人说:“使人成熟的,并不是岁月,而是经历,大学生暑期支教实践报告。”我不知道,十五天的支教时光是否让自己变得成熟,但这段支教时光让我明白自己未来在从教生活中的教务方向,也更加坚定了自己心中的教育理念和作为一个老师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在这次支教中,我很荣幸的担当了我们阳光小学碑楼分校的政教主任。刚接受这份任务,我既高兴又害怕。培训期间,从开始的一无所知到后来慢慢熟悉自己的工作,这一过程虽然是短暂的,但却让我受益匪浅。从小小的点名,我懂得了责任的重要性;从我们选择支教那一刻起,身上就背负起了这份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因而,我们从最简单的每次培训准时点名开始。到了碑楼小学,我们又坚持监督大家每天的签到,小小的签到,反映的也是每一个支教队员的时间观念的强弱。
转眼,十五天的支教社会实践已经结束了。回首这短暂的光阴,它带给我的是各方面的震撼与感触。
首先在生活上。在这里,我第一次喝到了这样的面汤:搅很稀的面汁,水开了就放进去,煮几分钟……就这样,我们的粥就做好了,真的可以用稀的照人来形容,社会实践报告《大学生暑期支教实践报告》。在这里,我也第一次吃到了不削皮的茄子。以前在家吃茄子,每次都把皮削得很干净,对于老的、烂的,绝对不吃,但在这不一样,真的不一样。无论好坏,我们都吃了。我们的队员在切茄子时总是边切边说:“这茄子不是切出来的,是一刀一刀犁出来的”。不过,面对这样的饭菜,我们的队员没有一句怨言,在吃饭时总是心里美滋滋的。还记得,这第一顿面汤是我和牛老师一起做的,还给大家传授了做饭经验,想想这些就特别开心。
其次在人情上。在这短短的十五天,我真正感觉到了队友之间的真情:由于我们只有一个水管,因而每次洗脸总是接好水之后马上离开,以免影响其他队友。男教师总是在我们洗漱完毕之后在过去,为的就是给我们女生留点空间。在伙食上,由于怕浪费,每次无论是汤还是菜,都只能做得很有限,大家都怕队友没菜吃,就争着把自己的菜往队友碗里夹,这一小小的举动,体现的是我们二十人的真情与关爱。还有就是上厕所问题了,我们的厕所离寝室很远,每次上厕所总是成群结队,在半夜时还不得不叫男生为我们开门。再守夜问题上,男队员也十分照顾我们,每次都安排两名女队员,而且是在前半夜。后半夜总是他们男生自己守,白天还要起早,因而他们是我们队里最辛苦的,他们吃得苦比我们多多得多,因而也是最可爱的人。
第三是在工作上。对于工作,在这十五天我们可以说是做到了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学校培训期间,我们背了好多课,在平时讲课过程中,又为他们增加了新的内容,以保证同学们能接受到新鲜的知识,帮同学们尽量克服一些小缺点。或许这十五天我们改变不了他们多少,但只要有一点点进步,我们就心满意足。在我们的第二课堂上,我们更是为孩子们开设了不 ……此处隐藏27046个字……上,都能了解到支教带来的感动。所以,一直期待着自己什么时候能去支教,能为那边的孩子做些事情,让他们多学点知识,让他们多了解一些外面的世界,这或许是我能带给他们的最好的礼物。终于,在大二下学期即将结束的时候有了这个机会,经过一轮轮的面试和一段时间培训,我们最终组建的自己的支教团队,在团队中,我们分工明确,我主要负责管理团队资金的支出和教学生地理课,而支教地点就在湖北省十堰市郧西县,位于湖北省西北部,陕鄂交界,鄂西北边塞顶点,南临汉江,北依秦岭,西南接川陕边境的大巴山脉,大部分海拔在700-1200米,交通闭塞,是国家贫困县之一。
7月4日,我们收拾自己的东西,给那边的孩子冒雨拍视频寄语,没头没尾地忙到下午5点多,然后我们就带着激动又期待的心情出发了。以往都是自己一个人坐火车,第一次这么多人一起坐车,体会到了从未有过的开心,虽然我没有座位,但是和队员挤在一起聊天也很开心。就这样第二天早上6点到了十堰市火车站,然后简单的吃了早饭又马不停蹄的往郧西县赶,做了两个小时的客车到达县里车站,又开始转车去上津镇,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车程最终到达支教地点。值得一提的是这一路的沿途风景,既美丽又神奇,大山绵延不绝,去上津镇需要翻过一座山,第一次体验了盘山公路的惊悚,望着身边深邃的山谷,心理不由得打怵,而且过盘山公路身体会很不舒服,但队员们没有埋怨的。最终在早上10点多到达学校,当我们下车的时候已经有好多学生在学校门口等着我们了,这也让我们非常感动。
进入学校就是正在施工的操场,各种机器在响着,这也是我们以后每天早上的闹钟,学校后面就是高耸的山,靠近山的一边就是学校唯一的一排四层教学楼。接着就是让我们大跌眼镜的住宿环境了,即使我们已经做好心理准备来的。学校给我们安排的是小学生宿舍,20平米的房间放了4张上下铺床,因为原本是小学生住的,床特别矮,所以整个房间看着特别拥挤,房间也都是我们自己打扫的,没有烧热水的设备,每天洗澡、洗头都只能用凉水,并且房间里没有风扇,在每天37度的夏天最热的时候这种环境对我们也是很难忍受的。我们5个女生和4个男生住在隔壁,互相有个照应,也挺好的。
我们的招生
第一天熟悉了这里的环境,之后就是紧张的招生工作了,因为第一天下午就已经有些去年参加过支教的学生来了这里,所以招生也不是很困难。原本我们还特别害怕没人来怎么办呢,结果第二天来报名的就有200多学生,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计划。因为我们只有九个人,所以打算招30个学生就差不多了。可是,招生的那天很多家长都是带着两三个孩子来报名,只能说可怜天下父母心呐,有个五年级的女孩是被爸爸从30多里的村里带过来报名的,在学校附近也没有住的地方,最后她爸爸还是找了一个阿姨家让她住,这样的学生我们肯定也不能拒绝。收了这么多学生的结果就是从幼儿园到初三,每个班都有30多个人,这样我们肯定管不了的,所以当天下午我们决定把三年级以下的班级全部送回家,离家比较远的也都送回家,最后留下了90个学生组成了4个班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和高一,这样,招生告一段落。而我带五年级的班主任。
我们的一天
我们的一天是这样度过的。早上5点多被外面机器的轰鸣声吵醒,勉强睡到6点多起床。然后有两个人出去买早餐回来,吃完早饭到7点半左右。我们班主任必须得去班里点名,如果有没到的同学要给家长打电话问情况,接着就是各个任课老师上课了。到中午11点半放学,所有老师的任务就是顶着大太阳把所有同学送回家,送完之后我们才能去吃饭。说到吃饭,我们在同一个地方吃了两周的饭,每天都是炒饭、炒面、手工面或者盖浇饭,最后吃到我们真的没有胃口去吃饭了。中饭后就是躺在又热又硬的床上午休,但是我们都是只要碰到床就能立马睡着。到下午1点半简单的午休之后仍然是点名,上课,放学送学生回家,等到这些事结束后就是我们的自由时间了。趁着晚上我们会从外面买个西瓜回来围在一起吃,会坐在一起看看天空,听听歌,在一个教室里备课,又不懂的东西在一起讨论,又或者在宿舍里坐在一起聊聊天,这也是我们最放松的时候了。到晚上11点多,我们会默契的上床休息。这就是我们既繁忙又快乐的一天。
那些孩子们
有些孩子总能给你最真实的感触,触动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李海滨,我们班的一个小男孩,眼角有点向下,鼻子也不太挺,嘴唇也是厚实的那种,总之,五官长得不是很精致,但是组合到一起就非常萌,从第一眼见到他就非常喜欢他,我们一起支教的同学也都很喜欢他。从性格上来说,我总感觉他有点调皮,和其他小学生一样很贪玩,直到有一天,我发现他真的很懂事,很踏实。他的妈妈就在街上菜市街的拐角处卖面皮,而我们总是从哪里经过,忽然有一次路过那,我发现他在那儿。只见他很小心的在给他妈妈捶背,一会儿又去给顾客端面皮,客人走后,他又拿着抹布擦桌子,还细心地把墙上的风扇停下,因为个子还小,他就跪在凳子上努力地伸出自己的胳膊去碰开关。一个11岁的孩子能做到这些,看完这一幕幕,真的让我非常感动,从那以后我就更加喜欢他了。
或许你才不了小孩子的心思,但当他们的懂事带给你的感动也会让你震撼的。从上课的第四天开始,本来有咽炎的我加上给小学生上课喊得导致嗓子哑了,所以第五天就每太上课。上午大课间,我和几个老师坐在一起聊天,很多小孩子都喜欢在课间围着我们和我们一起玩。忽然有几个女生挤出来从背后拿出一包药说:“老师,您的嗓子哑了,这是我们给你买的药,希望您的嗓子能早点好。”说完就转身跑开了,我听完后脑子有点懵。当我打开袋子时看到的是几盒含片,而且每一盒上都写着一句话:“一片接着一片含”。看完后,我的你内心真的很纠结,真的很少有人这么细心地对待我。后来我听说这是他们四个女生一起凑的一周的零花钱买的,真的很感谢她们。
还有一个学生,叫吴浪,我们班的男生,小小的个子,长得也很可爱,而且非常聪明,每次我讲完的东西他都能很快的消化掉,当然也非常贪玩,放学后我们也会一起打乒乓球,一起学滑板,他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一直和我保持联系的我们班的学生。隔几天就是一个电话,要么是一个短信,虽然都是很简单的对话:你在干什么呢?现在在哪呢?但这也让我非常感动。尤其是在那的最后一天,他带着他妈妈来学校找到我后红着眼睛硬是要给我200块钱,我怎么可能要学生的钱呢,关键是他在哭,而且旁边也有很多女生也在哭,这真是让我无法控制自己了,我也跟着哭了起来,毕竟我们一起过了半个多月。
孩子们也都是天真的,他们恨不得把他们所有的宝贝都送给你,早上给你送早饭,自己吃的零食,哪怕是一颗糖,自己家的小动物,手工课上折的玫瑰花、、、、
“支教,值了!”
在我最后一天的支教日记里的最后一句话写的是:“支教,值了!”在这短短的半个多月里,我不仅挑战了艰辛的生活条件,还收获了来自队员们、学生们的真挚的友谊,还有来自学生和家长对我们的关心及带给我的感动,所以,我很感激他们,谢谢他们让我又成长了一大步。或许我以后去不了那里了,但我一直都在和那里的孩子们保持联系,时刻关注他们都动态,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学习上和生活上的问题,同时和他们交朋友,鼓励他们积极向上,好好学习,为以后能走出那重重的大山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