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日记

时间:2023-06-13 23:38:13
社会实践日记汇编7篇

社会实践日记汇编7篇

社会实践日记 篇1

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让我学会了很多东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在工作岗位上的那份热情。正因为如此,我才渐渐地懂得了一个道理:要创造自己的事业,就必须付出加倍的努力,凭着一个人对工作的执,坚定的信念会指引着他走向完美的事业之路。

在实践的这段时间里,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体会到了工作中的酸甜苦辣,这时才发现自己是最幸福的。因为我还在学习的阶段,还没能真正地接触事业,没能真正地了解到工作的难处和辛苦。想起来,还是觉得自己现在还是不错的了,能在这么好的环境下读书,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基础,只是,我觉得个别惭愧,都怪自己不够争气,不珍惜这好的时间和机会去好好读书,整天都无所事事,在家里一点事也不会做。是这一次社会实践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同时也给了我一次记忆深刻的经历。

在实习的过程中,我认真、负责地做好每一件自己该做的事,对自己产生,都得到了一个满意的答案。原本以为自己已经学会了一些基础的知识就够用了,可到了实习的时候才知道原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以后自己要走的路还很长,不能只安于现状,一定要奋勇直前。人是在不断前进中成长起来的,虽然会有很多坎坷,但总是会有办法解决的。做人不怕失败,最怕失败后永远不能站起来。一定要相信自己,因为我总是对自己说“勇敢点,挫折? 怕什么,风雨过后一定会有彩虹的”。于是,我便有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克服自己在成长中的困难,坚定不移地朝着自己奋斗的目标前进。

社会实践日记 篇2

(一)三下乡社会实践日记

20xx年7月12日早上,我们踏上征途,沿路的风景,从华丽的大都到发展中的小城,再慢慢穿越河谷大林,驶进乡村小路,一路颠簸,终于在将近夜幕降临的余晖中到达了目的地--南丰中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日记。

"南丰"一个好听的名字,南国的丰收,感觉学校会是历史悠久,会有南国独特的古祠堂气氛。但是我们眼前的学校却是仿佛由于长久没修建,没有打理,成了草木丛中的废墟,荒凉寂静。学校的路坑坑洼洼,杂草从生。听说由于学校的资金不足,校园的环境一直没有改善,都好多年了。

环视学校一周后,当地学校的主任领我们到宿舍,感谢校方的关心,让我们住到了新的宿舍楼。饭后,开始打扫宿舍,脏水、灰尘、飞虫交集着汗水,奋斗3小时。激情被劳累掩盖,空气中的暑气还在蒸腾,队员们满身疲惫,幸来凉风,躺床入梦。就是我们下乡的第一天。

(二)三下乡社会实践日记

第二天队员们早早的起来,迎接我们重要的工作,我们分成三队,分别负责三个年级的工作。教学任务看来轻松,实质操作难度还是非常大。

我们设计的教学任务是利用多媒体,结合老师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用美的眼睛看世界,用他们的眼睛发现身边美的东西以及了解有关美术的知识。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备课,图文并茂,还有趣味的学习视频,胸有成竹的来到多媒体教室。正所谓世事难料,残旧的多媒体教室的投影几乎是投射不到任何图像,强烈的太阳光穿过单薄的窗帘射进教室,使原本就模糊不清的图像更加难以分辨。我们要马上改变策略,一心换到电脑房就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屏幕中观看视频,意愿事违,学生电脑的主机既然是要用两根地火线碰撞,产生电流通电,来使主机开动。20年前的配置,变色的显示屏,荡灰的键盘,一切都是满足不到基本的教学要求。我们心急如焚,眼看时间快到了,当地学校的老师立即让我转移阵地,到他们所谓最好的教室,就是平时用来开会的会议室。倒霉的事却接二连三的降临,"最好的教室"里过时的机器识别不到我们u盘,充分备好的资料却拿不出来,手忙脚乱中学生已经陆续进来,为了保证教学秩序,我们带班的小老师,先做导课,慌乱中发现机器的网速还不慢,就在线播放视频,利用上以前老师教的知识东贴西补的讲解。总算勉强的过了40分钟的课。第一次课艰难的过去。

我真实的感受到我们平时在城市里的生活是多么的依赖科技技术,网上购物、电子资料、视频音乐等,享受着科技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次是难得的经验,让我发现科技对我们真的重要。

(三)三下乡社会实践日记

这里的学生都如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单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还有的是贫穷,在这里80%都是农民,暑假到来,小孩们不像城市的我们,无忧无虑的学学兴趣班,去去旅游。在他们这里可能要赶着农忙帮家里做事,收割、打谷、晒谷等成了他们假期的工作。我发现这里的学生的肤色都是铜红的、黄黑的,大概是都农忙或是去田边露天的游泳晒黑的。我们班有好些同学都不能上暑期班,因为他们要回家农忙。其实他们也是无奈,我眼看也心酸了。

贫穷使得这里的文化水平很底,升学率不高,很多父母把孩子供完初中或是读高中半途辍学,就打发他们到城里的工厂工作,廉价的劳动,害了孩子,使得穷人还是穷。我来之前还真没想到广东珠三角的地区还会有这么一些地方,那我更不敢想象中国有多少受着贫穷生活的孩子。

社会实践日记 篇3   7月1日00:08周四晴

今天终于开始动笔写日记了(鼓掌)。

其实在动车上、船上就想写了,但是一直找不到一个合适的时间与空间,于是拖到现在才动笔。

先记动车的经历。生平第一次坐硬座如此长时间——闲聊、打牌、听音乐、睡觉,总之是要尽一切可能killtime。打牌还是十分有趣的,睡觉总是最难受的。我换了无数种姿势,就是睡不爽,上课的时候怎么那么不舒服的姿势就能睡得香呢?三点种时放弃睡觉,开始听音乐,反而能迷迷糊糊进入半睡状态——听重金属还能睡,我果然强。

动车的经历只记得这么多了,到宜昌就一路奔到码头,上船、开船,船上的旅行开始(我到目前为止,还有我是在旅行的感觉,其实真正的旅行也不过是一场另一种形式的实践嘛)。感觉比起我五年前来三峡,江水变脏了、变浊了许多。陈润说是因为下了雨,水中的沙起来了,可是水面上的漂浮物明显比以前多了。甚至到了西陵峡,还有不少东西在水面上漂,而且时有见到船上的人扔东西下去,痛心。(ps:愈接近有人的地方污染愈严重,积累到坝区最脏。)

除去漫长无聊的过坝(过坝大约三小时,加上等船和减速的时间耽搁,差不多要五小时,实在是很浪费时间),整个行程风景都很养眼。不过三峡大坝的那个五级船闸还是非常壮观的——那么厚重的闸门层层开启,又在身后层层关闭,一时间让人感觉不知置身于通往哪里的另一空间了。

过了葛洲坝后景色就开始好起来,于是不顾动车缺觉,坚持站在船头看风景,一直看到三峡大坝,感慨了半天山的移步换景,水增山的灵气。

但是三峡真正美好的景色是在夜晚度过的,实在可惜(神女峰等等都没有看到)。可是在夜色中看三峡却又有另外一番味道。到巫峡那一段,可以明显的感觉到河道变窄,水流变急,两边的山都看不出本来郁郁葱葱的鲜艳色泽,化作一片黑影,向船上压过来。到了夔门更是如此,山势更 ……此处隐藏4471个字……实质的负面问题,每一个谈到的问题都会牵涉到国家给的钱不够——发展的投资不够,移民的补偿不够。我在心里也接受了小强的说法,只是十分不愿意。

那天的双河口移民区的考察回来之后,大家就讨论调查报告如何写为由痛痛快快的各抒己见了一番,争论已经到白热化的边缘了。可是实际上大家的分歧没有这么大,多数时候争论的两方的思想是相近的,只是表达方式和角度不同罢了,争论争论,只是白天被憋久了,夜晚找个机会抒发一下吧。

我第一次如此真切的看到了那么多移民后期扶持中、甚至普通百姓家存在的各种问题,现在想来,移民局的负担也是那么重,国家也没有错——我们的国家本来就很穷,要做到对移民的完全补偿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如果说三峡工程本来就是一个牺牲小部分人的利益来满足多数人的利益的工程,那么对于库区的人来说就太不公平了。想来想去,没有一方是有错的,却又想不到一个解决的办法,只感到一阵悲哀。

更让人难过的是,在双河口看到的景象让人几乎感觉不到什么希望。大多数人只是在抱怨移民带来的苦,只是在家等着国家的补偿和低保(虽然这些人出去到本来工作岗位就紧张的社会上去竞争的确是处于劣势,但是几乎没有什么想要去奋斗的麻木实在是容忍看着心痛)。小邺和小强在网吧看到的青少年的情形更让人心痛。那些孩子的家庭大概没几个宽裕的,却整天泡在不赊帐的网吧里庸度日月,看不到小孩子的朝气,更把这个移民新村的的未来染得一片黯淡。也许这种情况不止是一个移民区存在的问题,但是我是第一次亲眼见看到、亲身感受到,第一次如此真切的无能为力的悲哀和心痛。

写着写着,日记的情绪都黯淡下来了,其实双河口是负面问题最多的地区,后来去的天城移民新区和五陵镇的情况就好多了。特别是天城,我们去采访的那个出租车司机家巨富有,真皮沙发、音响不说,居然还有水族箱!他开口就说共产党好,骂当官的腐败,还多次声明他是劳动致富,日子过得踏实。像他这样抓住移民的的机会富裕起来的虽然是少数,但是也反映出来人的意愿有多么重要。至于五陵镇的那次调查,情况友好有坏,以群众不满意居多(群众似乎总是不满意,即使情况并不是真的那么坏),一切也在意料之中。之后照例昏昏欲睡的座谈、问答,但心里已经有个谱,知道听到的话哪些真,哪些假,哪些话里有话。

社会实践日记 篇4

通过前几天对圈椅的了解,我对它有了初步的认识,改变了我以前对它的看法。今天我认识了好几个木制产品,可以说是这几样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首先的这一样呢就是一个小凳子,其实凳子并不稀奇,稀奇的是它是用一块木头制成的,而且呢,它还能收放自如,收起来之后就变成了一块木板,它的做法很复杂,是一点一点凿出来的,有三个地方还是交叉的,出一点问题就会前功尽弃。这一个真的很漂亮、精致,简直就是一件艺术品,好不舍得坐啊。还有就是树根做的展示品,树根大部分用的是桑树的,因为桑树的上面一块不是工整的,弯弯曲曲的,很有艺术感,剥了它的皮,稍作加工就可以了,很漂亮的。其中他们还做了一个树根花盆,是用柳树树根做的。

今天我真的是大开眼界了,真想不到我家用来烧火的树根还能这么有用。

其实不管有新做的圈椅等,我们村还有收老式家具的,可以说是古董,其中最多的还是圈椅,可以说是,经过一段时间圈椅也是会升值的。

今天我去了他们家里,看见了老多旧家具,有好多我认为都是破烂的东西,它们的价钱才是高的。听他们说,基本上都是家具越“破”,它的时间就越长,也就越值钱,看来我还是道行浅啊。在这些旧家具中我发现了很多样式的圈椅,其中最大的不同就是椅子的花纹和构件的尺寸,越是古老的椅子,背板上的花纹的样式就越复杂,寓意也就越鲜明,现在的花纹越来越趋向于简单。再就是上面一些小部件有的有,有的没有,尺寸也不相同,也许是适合不同的人的原因吧。

这些旧家具的价值可以说是翻了好几番,看中的也就是它的收藏价值吧。

今天是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了,做了最后的社会实践总结,我去了魏集镇贾家集办事处和贾家集村支书的家里,对他们做了调查。

我去村支书家的时候,我问他,你怎么看待咱们的这个圈椅,他说:“说实话,我最喜欢做椅子了,我出了坐在上面,我还经常躺在上面,很舒服。”他买了好几对呢,全存家里了。他还给一些他的上司买过,或者帮朋友买过,他可以说是常客了。到办事处的时候,他们也说,其实圈椅的宣传不够,有好多人想买,但不知道去哪买,考及格熟人的介绍时远远不够的,他们还说:“我呢,还是很希望他们继续做的,其中有我们地方的电视台采访过,也上过报纸,但是这些都有局限性,不能大力推广,但是他们的经常压货,所以,我们也无能为力。”

其实,有还多时候还是需要宣传的,是金子总会发光是没错,但是时间也是问题啊,如果坚持不下去,“金子”也是会消失的。

社会实践日记 篇5

8月22日,我们班暑假小分队队员一起去海曙环卫所开展环保活动。环卫所的汪叔叔热情地接待我们,并给我们讲解了垃圾中转站中一些垃圾处理设备的运作过程。

我们还认识了环卫所中的环卫老模“王奶奶”。王奶奶认真地教我们怎样清扫马路,同学们也听得很认真。参观后我们大家对环境保护有了进一步的意识,回来的路上,同学们争抢着捡垃圾,虽然天气炎热,我们流了很多汗,但同学们积极性都很高。

社会实践日记 篇6

今天我们再去许昌社会福利院。路上,我们的心情是期盼的。大概一个小时的公交旅程,我们到了。我们再一次进入了房间,今天屋子里,还有一些新的小朋友,是昨天没有见到的。那些孩子看见我们没有什么多余的喜悦。大部分孩子还是有点内向,甚至有点自闭。看不懂他们小小的心里藏着什么秘密,但是看得出他们的逃避。看得出他们的孤独。

看着他们,心里真的不舒服,他们没有同龄孩子快乐和美好的记忆,他们只有孤独,只有自己不太健康的身体。我不理解为什么有些父母放弃了自己的孩子,把孩子放在这些地方。当然,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不是当事人,也不知油米茶盐贵,所以我不理解,为什么放弃孩子。只是我觉得孩子在父母那里才是最开心的。

在我的家乡我就认识一个和我同龄的傻孩子,可是她是幸福的,她有妈妈,妈妈一直陪着她,她笑也笑的真,笑的温暖。

在那里呆了久了,孩子愿意和我们接触了。看着孩子们和我们玩的开心我很开心。看着他们男生那么认真陪着孩子们,突然好感动,也有一种莫名的幸福感。

我们还给孩子们带去了小玩具,真心的希望孩子们健康成长,永远幸福开心。

社会实践日记 篇7

天气从没改变过,阴冷带小雨!这样的天气让我真揪心!早早的喝了粥就出门了!一整天就靠一碗粥撑着!

在学生没来之前冒雨去离学校有点远的老师家拿了钥匙,去学校的办公室借用打印机两个多小时,打印了几百张教材,看着纸张哗哗地出来,一沓一沓的,有些心虚,虽说是校长允许的免费资源,但总没那么心安理得,正反两面我都省着用了!

一个人打印,一个人布置教室,虽然总是我一个人,但是做得很心甘情愿。

把自己曾经的作品一张一张地贴上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想着有着一群孩子围着它们,嚷嚷着让我教他们画这个画那个,心里就觉得欣慰。

《社会实践日记汇编7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