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矿山实习报告汇总6篇
在当下这个社会中,报告使用的次数愈发增长,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矿山实习报告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矿山实习报告 篇11、实习时间:20xx年5月28日 至 20xx年6月1日
2、实习地点:实验中心及宁煤集团职业培训中心
3、实习背景:根据专业培养计划,学生在学习“普通地质学”、”“矿山测量学”等专业基础课之后,将相继开设专业技术课之前的一次实践过程,是一项承上启下的重要教学实践环节。
4、实习目的:通过实习要达到以下目的
(1)了解煤矿生产过程及各主要生产环节;
(2)建立对矿山生产的感性认识;
(3)初步建立矿山井巷的空间关系和立体概念;
(4)了解采矿专业毕业要从事的工作;
5、实习内容:
(1) 讲授采矿基本知识;
在关老师的介绍下我们初步了解煤矿的生产技术状况及发展情况,使我认识和了解煤矿井上、下概貌,了解原煤的生产工艺过程及矿井各主要生产环节,认识井田开拓方式和主要生产系统,了解采取巷道布置和采煤工艺;初步熟悉井巷工程的施工、支护等工艺,为今后有关课程的学习创造了条件,打下了好的基础。
(2) 观看矿井建设、井田开拓、采准系统等录像;
在学校的A5阶梯教室观看有关矿井建设、井田开拓、采准系统等录像,了解矿区开发、建设和生产概况;矿区与井田地质概况;井田开拓方式及生产系统煤矿的矿井概况;熟悉工业广场设施、各类建筑,把握工业广场各工艺流程,学习和了解矿井建设的有关知识。
(3) 参观并讲解采矿相关模型;
在学校的实验室由关玉顺老师讲解了巷道的开拓方式,并在关老师的指导和介绍下观看了单一煤层采区巷道布置模型、近水平煤层带区联合准备模型、近距离煤层群采区联合准备模型、近距离煤层群石门盘区联合准备模型、近距离煤层群上山盘区联合准备模型、综采放顶煤工作面布置模型、急倾斜煤层柔性掩护支架采煤法模型、厚煤层一次采全厚综采工作面及设备布置、立井刀式环形井底车场模型、立井折返式底卸式矿井井底车场模型、斜井井底车场模型、立井多水平上下山开拓模型、斜井多水平采区式划分开拓模型等模型。
(4) 绘制采矿图件;
在观看完有关矿井模型后,关老师要求画出斜井主要巷道的平面图及剖面图、立井刀式环形井底车场、斜井井底车场的平面图
(5) 宁煤培训中心模拟现场实践;
在宁煤培训中心首先由现场解说的老师进行了详细细致的安全教
育,并对培训中心的综采工作面设备及采煤工艺进行简单的介绍。 在模拟巷道里由解说老师详细介绍综采工作面运输系统、综采工
作面供电系统、综掘设备及生产工艺、液压支架及泵站的知识,了解了巷道的通风系统、风门的作用以及瓦斯断电仪器的作用,并逐个介绍各零件的运作原理和所起的作用,使我们收益颇丰。最后培训中心的老师启动整个工作面机器,并由2、3名学生辅助操作机器运转,让我们对矿井的运转进行了全面了解,巩固了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初步掌握采煤工作面的生产组织和管理知识。
6、实习结果与收获
在为期一周的矿山认知实习中,我发现了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讲解老师在工作中注意协调配合、分工合作对于出现的问题集体讨论解决问题全面注意效率按照要求精心工作,做到安全有效,对于一些不懂的问题也给解释和讲解他们多年累积的经验,这是我们受益很深的。
在实习的这段时间,虽然有时候很累,但是,我从中体会到了实践的专业知识,不断积累实践技术经验。通过生产实习,使我们了解和掌握了巷道布置及矿区开采的方法和步骤。为进一步学好专业技术,从事这方面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首先最主要的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然而光从理论上认识只能让大学生纸上谈兵,因而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知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社会所用,同时,这也是给我们一个找出自身知识不足与缺陷的时间机会。我觉得重要的是在实习期间,我第一次真正的融入社会,在实践中了解社会掌握了一些与人交往的技能,利用这次难得的机会,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学习专业知识和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这次毕业实习,我学到了以前所没有学到的许多知识,我深刻的认识到今天的我作为中国矿业大学银川学院的一分子,作为一个采矿专业的学生,就应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应该为自己的专业贡献力量。
7、感想与体会:
此次到宁煤集团职业培训中心实习,虽只限于眼睛感官上的认识,但从中感受到的以及体会到的,确实是另一个心境,理想和现实总会有差距的,矿山可不像我们想的那么理想,那里的环境不会很好,加上空气、设备工作的声音、矿石碎末产生的粉尘等,另外就是:我们的知识真的很匮乏,如果仅仅限于学校课本上的知识,那对以后真正的就业,简直是太缺乏了。
在此之前所有对于矿山的认识仅仅局限于更多的是书本,其次是媒体和道听途说,对于矿井、矿山设备之类的认识在此之前不过是脑子当中的一个想象罢了。但此次的实习,不但从地面设备、地下设备以及井巷工程都得到了很好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深刻认识到“学以致用”的真正含义。我国的教育程序通常是先“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不过这次是从矿山到书本,在此之前我们还没接触到矿山相关理论知识,我认为这可以为我们下学期的矿山理论学习奠定实践基础,到时对于课本知识会有很好的融会贯通作用的。 总之在感谢学校培养我们,感谢老师辛劳的教导我们,我们将以更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更扎实牢固的操作技能,更丰富深厚的理论知识,走上各自的工作岗位,提高井下工作能力。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从中获得的实践经验使我终身受益,并会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不断地得到印证,我会持续地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期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充分展示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而努力。
8、对策与建议:
实地实习是很有必要的,但短暂的几天实习时间很快就过去了,由于各方面原因我们只能到此为止,我希望学校能够尽量提供更多的实地实习的平台,真正意义上达到更好的学习目的。同时也希望学校的领导能争取到实地下井进行实习,这将更好的促进我们学习跟实践相结合,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矿山实习报告 篇2这个寒假,为了 ……此处隐藏5596个字……固,更在发现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不少新东西,在课本中所提到的技术要求之外,我在以下几个方面我有了比较深的体会:1、由于是同组合作,所以在实习程中团队精神就尤为重要,首先要拟订准确的计划,分工明确,在测量过程中我们不但要做好自己的工作,还要考虑同组人的工作,尽量要为别人带来便利。小组成员的合作很重要,实习小组的气氛很大程度上影响实验的进度。2、在实习前一定要及时预习测量方法以及相关的计算公式,在实习过程中要听指导教师的安排,避免由于测量方法错误而造成的错误和误差。熟悉了仪器的使用和明白了误差的来源和减少措施,还应掌握一套科学的测量方法,在测量中要遵循一定的测量原则,如:“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由高级到低级”的工作原则,并做到步步有检核。这样做不但可以防止误差的积累,及时发现错误,更可以提高测量的效率3、业内计算必须要非常仔细,因为没一个小错误都可能导致整体的错误,误差的检验也是很重要的,一切数据都必须控制在可允许的范围内。四等水准测量和纵断面水准测量以及场地抄平均需检查限差,超过差限一定要重新测量最后,我认为现在的矿山有太多的不足,还停留在以人力为主作业的阶段效率过低机械化和电脑数字化不够,管理不到位,井下作业耗能过大,安全隐患等。对于测量方面:我绝对我们完全可以加大数字化自动化程度,充分发挥现代测量技术先进测量软件在矿山的实现,数字化绘图自动化成图和科学管理测量成果。当然自己有太多的知识需要去充实特别在数字化方面。总之,我在这次实习中学到了很多东西,能够让我受益一生 实习心得:
通过这次井下实习,师傅们的带领,让我知道了责任是什么,责任有多大,生产的合理与安全是多么生命攸关。警戒自己以后不要那么粗心大意,应该认真对待以后的工作岗位,积极的学习各种安全知识。
矿山实习报告 篇6实习报告
学院:国土资源工程学院
专业:采矿工程
年级:20xx级
姓名:陈来周
学号:20xxXX11XX16
20xx年09月13日
一、实习目的
每位大学生首先最主要的是学习课本上的知识,然而但从理论上认识只能让大学生纸上谈兵,因而实习是每一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他使我们在实习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使我们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知识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同时,这也是一个给我们找出自身知识不足与缺陷的实践机会。通过实习,了解本专业相关方面的知识,启发我们积极向上,努力学习。同时接触与认识社会,积累人生阅历。 在今年的九月份,根据学校的教学安排,在学院老师的带领下,我们采矿XX1班到云南个旧锡矿矿区进行了参观认识实习。
二、实习时间
20xx年09月09日——20xx年09月XX日
三、实习地点
云南个旧云南锡业公司松树脚锡矿矿区
四、实习日程安排
1. 9月9日坐车前往个旧,安排住宿;
2. 9月XX日听矿区领导对云锡松矿进行简要概述并进行了相关的安全教育;
3. 9月11日随带队老师及矿区工作人员进行井下参观认识学习;
4. 9月XX日在学校老师安排下坐车返回昆明,安全回到学校;
五、带队老师:
候老师 杨老师
六、实习内容
1.矿山基本情况
云南锡业公司松树脚锡矿是云南锡业集团(控股)责任公司下属的一个主力矿山,成立于1952年1月1日,主要从事井下矿产品的开采,是一个以锡为主,铜、铅、银为辅并伴有钨、铋、锌、萤石等元素的多金属井下矿山。
地理位置为:东经XX3°XX′16″至XX3°11′35″,北纬23°22′38″至23°24′02″。位于个旧市东南平距8公里,公路里程30公里的大梨花山上,矿区地处蒙自——大屯盆地北面的地垒与盆地之间,山势陡峻,高差悬殊,海拔高差为1360至2740米之间,垂直高差1380米。
松树脚锡矿的开采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汉代,《汉书.地理志》就有“贲古北采山出锡”的记载,贲古县即现在的蒙自县和个
旧市所辖区域,北采山泛指包括松树脚锡矿在内的个旧矿区。“松树脚”源于传说中在一棵松树下发现富锡矿而得名。较为正规的矿山开采始于1938年,私人资本合股的大兴锡厂在20xx米标高开掘了平硐,1950年1月17日个旧解放后,松树脚锡矿几经改革后,现在形成一套班子二块牌子的现代矿山,即松树脚分矿和大屯锡矿。由建矿时的343名工人、7名干部,年产原矿锡381吨,生产方式落后的小矿山,经过几代松矿人的艰苦奋斗,建设成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亿多元,机电设备2636台套,下辖三个坑口、四个车间、13个部委办,从业人员3500多人,年生产原矿金属2万多吨的矿山。
2.生产布局
松树脚锡矿现行的生产布局是由松硫一期工程、二期工程、芦塘 坝银铅矿技改工程和大马芦氧化矿工程逐步形成的,与生产基地相适应,组建了3个坑口,形成了三大生产基地(老区硫化矿生产基地、芦塘坝XX2#矿群银铅矿生产基地和大马芦氧化矿生产基地),三大坑口各自开采的生产格局。
一坑以大马芦生产基地为主,是松矿主要的生产单位,承担了80%的主生产任务,兼顾周边及外围地质勘探;二坑以XX2#矿群生产基地为主,主要负责劳务分成开采的管理,主要生产区域为老区1920~1720米中段6#东、6#本和6#南氧化矿边残矿收采;三坑以老区硫化矿生产基地为主,老区资源逐步萎缩,生产量逐步下降,已经转入新区高峰山矿段
3.矿山开采技术
松硫一、二期工程的开发,矿山开采技术水平有了长足的发展。 矿床开拓采用了正规的平硐、溜井—辅助盲竖井(或盲斜井)联合开拓方式,建立了1360中段主要运输本枢纽,采用PLC讯号控制系统实施运输监控。在开采方法上,主要以空场法和留矿法两大类为主,现主要采用全面法、浅孔留矿法、堑沟底部结构下向扇形深孔空场采矿法和分段空场崩落法、超前切顶控顶空场采矿法等开采产状、形状不同、围岩稳固性各异的矿体。
1) 开采技术条件
① 层、构造、岩浆岩情况
区内分布的地层为三叠系中统个旧组卡房段及马拉格段(T2g 16 - T2g 31)碳酸盐岩地层,
东西走向断裂
个松断裂:为高松矿田的北界,走向长大于XX千米,倾斜延伸大于800米,向北陡倾70-90度,断裂带宽5-30米,具多期活动特征,有明显控岩、控矿作用,
北东走向断裂
以芦塘坝断裂为主干构造并派生一系列次级断裂和裂隙,如一号断裂等。是导矿、容矿断裂,控制着矿体的产出。
岩浆岩
地表下400--1800米深处均隐伏有花岗岩体,岩性为灰白色细--中粒黑云母花岗岩,总体呈一东西向的撮箕状,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