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实习周记锦集9篇
一周的时间即将结束了,我们会积累一些相应的经验,是不是该好好写一篇周记记录一下呢?周记怎么写才条理清晰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实习周记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实习周记 篇1通过这一个月的电工学习,我的到了很大的收获,这些都是平时在课堂理论学习中无法学到的,掌握了几种基本的电工工具的使用,导线与导线的连接方法,导线与接线柱的连接方法了解了电路安装中走线、元件布局等基本常识;了解了一般简单照明电路的安装方法,掌握了一般串联、并联电路,日光灯,电度表、插座的安装,了解了电动机传动和点动控制、顺序控制、逆反转控制的概念和原理,和具体的连方式,尤其是通过具体的实践,发现理论上已经很懂得东西,在实践当中并不是非常的熟练,知道了这是眼高手低,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多投入实践中去。
通过第三个月的电工实习,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
第一、掌握了电烙铁的使用方法,以及元器件的焊接方法,例如电阻的两种焊接方法。
第二、学会了导线绝缘层的拔出技巧,以及注意事项和单股铜导线的直接连接方法:小截面单股铜导线连接方法如图所示,先将两导线的芯线线头作x形交叉,再将它们相互缠绕2~3圈后扳直两线头,然后将每个线头在另一芯线上紧贴密绕5~6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单股铜导线的分支连接。单股铜导线的t字分支连接如图所示,将支路芯线的线头紧密缠绕在干路芯线上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对于较小截面的芯线,可先将支路芯线的线头在干路芯线上打一个环绕,再紧密缠绕5~8圈后剪去多余线头即可。
第三、懂得了一些自动控制的原理,比如说半自动控制装置,全自动控制装置。最后我们还自己动手接了一个半自动控制装置。并且在这些授课过程中认识了很多元器件。了解一些线路原理以及通过线路图安装、调试、维修的方法;对电工技术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做初步的理解;培养和锻炼我们的实际动手能力,使我们的理论知识与实践充分地合,做到不仅具有专业知识,而且还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高素质人才。
实习周记 篇2第一周银行实习
由于我选择的是在银行工作,因此实习我也选择了银行。在中国银行实习的这一周里,我体会到了银行工作的辛苦与复杂。这一周的实习生活,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累。我第一周的实习是在消贷部,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刚刚要踏入社会,工作经验几乎为零,因此做的工作一般也是从初级开始。银行规定的上班时间是朝9晚5,其实早上8点半就必须签到,下午都需要工作到6点左右才能下班。因此银行加班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刚来的时候我有点手足无措,根本不知道该做什么,怎么做。很感谢最先带我的小骆,让我很快地融入了这个小群体中。我每天主要的工作就是整理文档,准备客户需要填写的资料和填写合同内容。这些看似简单,其实需要花费很大的精力。由于资料不允许出错,因此你在填写的时候需要特别的小心谨慎。再加上合同有上千份,因此其工作量是相当巨大的。平均下来,我每填写一份合同都需要花费10分钟左右的时间,当填写完纸质版的合同后,我还需要将信息存入电脑中,做完一份还需要反复检查,以防出错。一整天下来,我也只是完成了30份左右的合同。不过再小心我也出现了一些错误,比如填写错行,写错数字之类的。几位同事都是热情的年轻人,对我也特别的照顾,虽然对我的过错都是持以包容的态度,不过我自己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这些错误如果再注意点是可以避免的,因此接下来的实习我要加倍小心,谨防再次出错。
第二周银行实习
这周我在大堂实习。相比消贷部,大堂这边明显比消贷部要复杂得多。除了学习一些最基本的银行业务知识,还需要学会如何向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刚来大堂的第一天,我什么也不懂,客户问的关于卡类的信息、转帐需要填写的单据、汇款所需凭条、异地存取款手续费问题等我都无法给出明确的答复。刚开始确实比较尴尬,尤其是面对赶时间的客人时,我觉得我在这方面做得很不到位。不过值得高兴的是,在经过一两天的学习之后,我也慢慢地能够替大堂经理疏导和帮助客户。这周实习最深的印象莫过于跟不同国家的客人聊天,平时在学校里面只是跟老师、同学交流,并没有接触到各行各业的人群,因此收获还是相当大的。同时能够将我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中,我感到非常的高兴。在大堂实习的一个好处就是能够接触不同的人,不过它的缺点就是需要站一整天,在这一周里,我每天从早上9点开始就站到了下午5点过后,中午也只是在吃饭的时间休息一下。由于这边的中午银行并没有关门,因此大堂经理午餐时间过后就需要到岗,所以这边的工作量算是比较大的。大堂经理不能休息太久,因此我也必须跟着一同到岗,相比上一周,我这周确实辛苦了很多。不过话说回来,能够有这样的体验,不仅锻炼了我的意志,对于我今后的工作也是一种帮助。期待下一周的实习!
第三周银行实习
经过前两周的实习后,我来到了开放柜台实习。不同于消贷部和大堂,开放柜台这边的系统操作显得更加复杂和难懂。消贷部步骤单一但需要抄写的东西多,因此给我最深的印象就是每天都是手臂酸麻;至于大堂则是活动自如但需要面对各种提问和站着,因此每次回来两条腿就像是灌了铅一样。而开放柜台这边则是考验你的记忆能力还有繁琐的工作。开放柜台主要是对公转帐业务,看着银行职员对着电脑录入不同的信息,还有填写一系列的凭证和审核各种资料,我的头一个有两个大。再加上我只能看不能亲自操作,因此学习起来更加的艰难。就拿最简单的插回单箱来说吧,由于我输入数字的速度比较慢,而且还经常输错,每次一叠回单我都需要花费比他们多一倍的时间完成。不过插了一周的回单后我数字输入的速度有了明显的提高。很高兴祥哥、小杨还有小白不厌其烦地对我进行指导,让我从一开始的什么都看不懂到最后可以清楚明白对公业务的操作流程。开放柜台这边很忙,每天都要处理很多文件,看似枯燥无味,不过由于大家在一起空闲或者午餐时间聊天说笑,因此给我的感觉并不是非常的费心神,相反却在轻松之中学到了银行的业务流程知识。再过三周,我在银行的实习时间就要结束了,从刚开始的兴奋到苦不堪言,到现在的上手,实习让我充分感受到了实践的重要性。下一周的实习,我会继续加油的!
第四周银行实习
经过了上一周魔鬼般的敲键盘训练,我发现这周我在插回单的速度明显有了飞速的提高。虽然也时常错误,但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不少。由于大堂经理出差,所以我只能临时充当大堂经理疏导客户,结果身兼数职的我这一周忙得焦头烂额,大堂这边需要维持,理财那边也需要帮忙,尤其是对公柜台这边,因为在月初很多公司都开始做账,需要提取回单和对账单,结果这些都需要我负责。虽然一切都还顺利,不过我也尝到了在学校里不一样的滋味。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很和气,有些人目中无人,有些人则冲得很。我这周也是几次接受着个人和公司的批评和指责,虽然这些并不是我的责任,不过本着不能 ……此处隐藏5407个字……气会好些,让我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不同的实验,我已经期待很久了。
第3周
20xx年 2 月 27 日~20xx年 3 月 4 日
顶岗实习进行时第三周,事与愿违,好天气依然还是没有到来,居然还下起了大雪,真的有点像20xx了。只能待在试验室,早上8:30下午5:00准时下班,试验室里大家玩笑话,这样下去天天都是放假了,阴雨蒙蒙的日子里,人都快要发霉了。
给寝室人打电话,寝室长已经在四川实习一段时间了,他做的也是试验检测这块,相比之下我们试验室的条件真的是算可以的,他们那边筛分也需要手动。
出去实习还是很辛苦的,有苦无处诉说,听他说,实习项目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买个东西还需要跑很远,晚上还要断电,实习的同学们都要坚持啊。
这周,在试验室里把各种台账都看了遍。台账原是指摆放在台上供人翻阅的账簿,也称流水账。我们现在讲的工作台账不单是一些统计数字,而包括有关文件、工作计划方案、工作汇报总结以及重要工作活动记实、有关资料等,有纸质的,也有电子文档的,有文字图表的,也有图片影像的,分门类别,整理成册成本,如上级检查或查找资料,可随时查阅。要使基层单位真正重视立足平时记好台账,就必须切实提高对台账重要性的认识。上面检查,主要就是检查你的台账,仪器的使用情况记录,试验对于温度湿度有要求的要有温度湿度的记录,试验时间,试验项目,一样都不能少,还有没份报告的存放等,我们试验室都会记录在案。
我也发表了一下我的个人观点,现在试验室记录都还是原始的台账。建立一个电子版的也是很重要的,现在试验室大家都会电脑,做个电子表格,把台账登记在案,到时候自己查起来都方便许多。
第4周
20xx年 3 月 5 日~20xx年 3 月 11 日
时间飞逝而过,转眼间已经实习一个多月了。回首过去的几个星期,学到了很多,虽然中间有些艰难,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是没有白白浪费过去的光阴。这要感谢在我最困难的时候师傅们给予的鼓励和帮助,让我学会了很多。在他们的帮助下,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所没有知识,相信这会是我今后生活工作中的一块宝藏。
这周,有等待也有不少收获。终于我们有活干了,前些天去了一座乡间桥梁
检测。检测的内容还真是不少。要对几何物进行测量,长度高度宽度等。最主要的还是立柱和梁板的回弹,回弹很重要。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在我国使用已达四十余年,因其方便、灵活、准确、可靠、快速、经济等特点而倍受工程检测人员的青睐,是我国目前工程检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检测仪器之一。当对工程结构质量有怀疑时,均可运用回弹法进行检测。但回弹法在使用过程中还是出现了较多的操作不规范、随意性大、计算方法不当等问题,造成了较大的测试误差。如何保证检测精度,使其在检验结构工程和混凝土质量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已成为众多工程建设者所关注的话题。在操作回弹仪的全过程中,都应注意持握回弹仪姿势,一手握住回弹仪中间部位,起扶正的作用;另一手握压仪器的尾部,对仪器施加压力,同时也起辅助扶正作用。回弹仪的操作要领是:保证回弹仪轴线与混凝土测试面始终垂直,用力均匀缓慢,扶正对准测试面。慢推进,快读数。混凝土回弹仪式用一弹簧驱动弹击锤并通过弹击杆弹击混凝土表面所产生的瞬时弹性变形的恢复力,使弹击锤带动指针弹回并指示出弹回的距离。以回弹值(弹回的距离与冲击前弹击锤与弹击杆的距离之比,按百分比计算)作为混凝土抗压强度相关的指标之一,来推定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通过这周的实习,我深知桥梁检测的艰辛,有时候要爬到桥下还有需要下水,上船检测的情况。因此,更需要我加强安全意识,在工地上安全是第一位的。
第5周
20xx年 3 月 12 日~20xx年 3 月 19 日
时间过得好快,最近天气也转好了,我们出去机会也多了,实验项目也是一个接着一个。这几天把考证的事情给搞定了,考试时间就是6.16号17号两天。算算时间也不多了,领导说趁刚大学出来的时候,对学习还有的劲,于是就给我
报命了三门试验员证。所以一有时间就会去翻翻试验室的规范三门的,毕竟在这里有一个好的环境,有什么不懂都有地方咨询。对于有些试验没见过的,学校没学过的自己也可以动手试试增加一下记忆。记住这些试验步骤,注意事项,计算公式,最好的方法就是自己动手试验。我们试验室也有其他两个一起考试的,我们一起努力着。这周,从长安城北公路送来了沥青,我们被安排下去做沥青的三大指标(针入度,延度以及软化点)的试验,这也让我们这些实习生感受到了兴奋。
我们先做了针入度试验,由于针入度使用以描述沥青的温度敏感性的,宜在15℃、25℃、30℃这3个温度条件下测定,所以我们把实验室里面的空调打开,调到了试验温度。然后首先我们开始准备以下材料:盛样皿、恒温水槽、平底玻璃皿、温度计、秒表、盛样皿盖、溶剂(三氯乙烯)、以及电炉坩埚等。完成材料的准备,我们开始了试验的准备工作:
1、先将恒温水槽调节到要求的试验温度,保持稳定。
2、将试样注入盛样皿中,试样高度应超过预计针入度值10mm,并盖上盛样皿,以防止落入灰尘。盛有试样的盛样皿在15℃~30℃室温中冷却1h~1.5h(小盛样皿)、1.5h~2h(大盛样皿)或2h~2.5h(特殊盛样皿)后移入保持规定试验温度±0.1℃的恒温水槽中1h~1.5h(小盛样皿)、1.5h~2h(大盛样皿)或2h~2.5h(特殊盛样皿)。
3、调整针入度仪使之水平。
完成试验准备工作后我们开始了我们的实验步骤:
1、取出达到恒温的盛样皿,并移入水温控制在试验温度±0.1℃的平底玻璃皿中的三角支架上,试样表面以上的水层深度不少于10mm。
2、将盛有试样的平底玻璃皿置于针入度仪的平台上。慢慢放下针连杆,用适当位置的反光镜或灯光反射观察,使针间恰好与试样表面接触。拉下刻度盘的拉杆,使与针连杆顶端轻轻接触,调节刻度盘或深度指示器的指针指示为零。
3、开始秒表,在指针正指5s的瞬间,用手紧压按钮,使标准针自动下落贯入试样,经规定时间,按停压按钮使针停止移动。
4、拉下刻度盘拉杆与针连杆顶端接触,读取刻度盘指针或位移指示器的读数,准确至0.5(0.1mm)。
5、统一试样平行试验至少3次,各测点之间及盛样皿边缘的距离不应少于10mm。每次试验后应将盛有盛样皿的平底玻璃皿放入恒温水槽,使平底玻璃皿中水温保持试验温度。每次试验应换一根干净标准针或将标准取下用蘸有三氯乙烯溶剂的棉花或布揩净,再用干棉花或布擦干。
6、测定针入度大于200的沥青试样时,至少用三支标准针,每次试验后将针留在试样中,直至3次平行试验完成后,才能将标准针取出。
光是做一个针入度就是需要这么多的步骤,而且需要很仔细,因为一不小心可能针入度就会有比较大的变化,根据读数我们在套入公式中,进行数据计算。可能是由于之前在学校做过类似的试验,所以比较容易上手,但还是发现许多操作小问题,幸好得出来的数据较为正常,算是比较成功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