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用的总结实习报告集合8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工作或其完成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使我们更有效率,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总结你想好怎么写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总结实习报告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总结实习报告 篇1重庆的夏天是炙热的,重庆的江水是奔腾的,重庆人民的热情是火辣的。然而,那天一个凉风送爽的日子,我们相约重庆保税港区,踏入了所谓真正的职场--学习学习。
第一周 培训
当踏入公司到接待室时,心中是没有多少低的(看到周围的事物似乎都是那么的专业,连见到的每个人看起来都是那么的专业,突然间觉得好像自己与这里格格不入的样子)。后来见到了负责我们的张云帆老师,听了她的一席话,还不时的问我们需要什么什么东西,给我们介绍在这里不用怎样怎样……。突然间又觉得自己以前的感觉是错误的。其实这并不像我们想像的那样子,这里其实还是满人性化的。对待职工也是这么的周道、细心。
周一
上午,来到公司,我们实习的十名同学和见习的五名同学一起培训。由于我们大家相互不是很熟悉或者不认识,所以张老师要求我们每人为自己做一个自我介绍,怎样让别人一下子就能从你自己的介绍中认识到自己、了解到自己、并且记住自己?要知道对于我们实习的同学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挑战。想想自己在学校里大家都是同学、都互相认识,平时也不用自我介绍,就算是有自我介绍也是简单的、平常的介绍介绍而已,从没有在这么正式的场合介绍过自己,还要在短时间内做好一个适合自己的、又能使别人印象深刻的介绍,是非常难的。并且我们才刚刚驶过大一的港口,即将升起大二的风帆,准备起航。许多在职场上应该注意的或者了解的都不知道,需要向别人学习学习。一般时候还是很胆怯的,害怕哪里做得不好、不对。……到了真正做自我介绍的时候,我们实习的同学没有一个人有勇气举手做自我介绍。最后还是见习的同学落落大方的向大家展现自己。然后才知道,那几位见习的同学都是非常有学识的硕士研究生,一个学传媒的从澳大利亚留学回来的,一个从法国巴黎留学回来的,一个是厦门大学的……他们一个比一个厉害,让我觉得自己和他们真不是一个台阶上的人,自愧不如,心中不得不有一点落差感。此后,心中便浮现出了很多想法,比如,“宁走人前勿走人后”。……
做完了自我介绍,由张老师引见,小马书记等带着我们实习和见习的同学一起了解整个保税港大楼的整体部门分布情况,详尽的了解到原来这栋楼真的很不一般。由此,想到要是一般的实习的地方,会花很多时间让我们实习的同学了解这些东西吗?会这么周道的、细心的给我们讲解?证明这里不是一般的地方。
下午,首先做了一个三分钟的测试,结果只有一个同学做完了。让我们明白了很多,如当领导给出任务的时候,要首先明确这个任务的目标或者目的,从实际出发解决问题。这不仅引起我对自己的思考、对将来做事情的某些思考,还有就是有些事情真的没那么简单,要想获得大智慧就要思考,事前思考,事中思考,事后思考;总结体会,铭记于心,用于以后的事情。也许思考的一百件事,今天只能用到两件事,但是明天也许就能全部用上。
测试完后,由余胜前部长用PPT给我们详尽的介绍了保税港的成立的背景、现状、发展等。让我们对保税港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在心中对保税港形成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对保税港的前景有了初步的认知,认为保税港还是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的。
周二周三
这两天差不多就一直围绕着“职业化”这三个字。余世维,一个职场上的成功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秘诀”。他把职业化分成四个部分:职业化的工作技能、职业化的工作形象、职业化的工作态度、职业化的工作道德。从本质上讲述这些问题,讲实例触动心灵,伏笔得当。听了他的讲座之后获益匪浅,有些是生活中很明显的道理,却不曾被人重视,可浅显易懂。留以人无限的遐想空间。他用他简练的语言将“职业化”简述为“做什么事就要有做什么事得样子”。小道理大智慧。
周三,我们还参观了空、水两港以及周围的发展情况,上至空港,下直至员工宿舍。配备都非常齐全,直接拎包入住。体现了保税港的规划之浩大,像一个城镇一般。下午,高帆老师的“办文、办会、办事”讲座,精彩,但不乏有些枯燥。但是是从中学到其实公司每一步骤都很重要的,不是随随便便的就能完成。
周四
这天主要就是听听见习的同学们对自己专业做的一次演讲,给一些点评。听后还是获益很多,至少懂的了每一行业都博大精深。然而我们学的也很多,很多。也许尽管可能用到的可能就那么几个。
周五
周五,胸中沸腾着(一周的培训终于结束,)可是,喜悦中却又带有不舍。来到分配的部门,面对的又是另一番景象……
这一个星期是漫长的、是疲倦的、是恐惧的、是充满欢笑的……。当真正跨入职场的时候才明白,有些东西是虚无的但却有用;有些东西是真实的但却不那么引人注意,因为没有人发现它很有用。
努力吧!今天的汗水,明天的果实。
剩下三周 到部门动手工作
我同其他的四位同学一起分配到党委工作部的档案室一起整理档案,其他的五位道桥专业的同学分配到建管部,到工地实地学习。刚开始的时候心里还很犯嘀咕:别人就可以到与自己的专业对口的地方去实地学习,而我们却被安排的这里整理档案,完全与自己的专业不对口什么都学不到,不是白白的浪费时间吗?后来报税港区的余胜前部长亲自来给我们说:“其实,你们不要感到有什么。他们在工地上也不见得能学到什么,最多就是到处走走看看实际的生活应用而已,但是也不会亲自自己操作,不亲自操作也学不到什么的。反而你们才是最好的,在档案室晒不到太阳;还能接触到连公司人员都接触不到的秘密文件;这些文件范围很广,多多少少都会与你们的专业有关,可以看看的;而且里面有不同的人写的不同的文字,可以读一读,学习不同的写法……”从这里可以体会到两点。一、一个正规的企业、公司都会有专业的职业操守。包括处事、待人接物等,都会与别处有更高层次的对比。然而,很明显的可以看出保税港区是一家很好的公司,对待每一个人都那么的认真,不会因为身份的问题而又不同的待遇。这就叫尊重。二、要想干好大事,就得从小事做起。每一个人都不可能一步登天,都是一步步的积累而成的。慢慢的学会生存之道,处事得当、圆滑,思维开阔、敏捷。从教训中寻求真理,付之于实践。
之后,我们分工合作,一起整理档案,包括档案录入、档案校对、档案扫描、档案入库……这些明看可以说是没什么可以联系的,其实却是一步一连接。要不合作,怎么能做的好呢?这就体现了我们90后的大学生不是传说中的那样,有人看到的仅仅只是片面。
在这短短的25天实习中,以上仅仅只是工作中所遇到的,其实还有生活中所遇到的。两路寸滩离学校还是比较远的,没有直达车。早上6点起乘车到两路寸滩,中间转一次车 ……此处隐藏10287个字……方面,学校分配好的计划,我教全校的美术课,但是其间有老师请假都要求我们去上课,所以我还上了语文,数学,英语,音乐,体育。。。所有课程都上过了,大家说我是人才,是么?
1.上课之前,我只认真写过了关于美术方面的教学计划,就是对于低年级的美术教学,主要的不是他们画什么,而是要使他们通过绘画去了解生活,深入生活,去发现美,提炼美,创造美,学生能够用绘画这样特殊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从小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审美情趣。
2.备课,开学初,积极参加教研活动,按照学校要求进行备课,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提前备好课,写好教案,上网查资料,制作教具,自己画范画,以学生观察生活的角度思考每一个问题,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我积极地引导思路,备好每一节课的内容。
3.上课,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的准备,不打无准备之战。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要一定的驾驭课堂的能力,这课堂上的成与败,关键在这里,达到你预期
总结实习报告 篇8我的实习是从7月16日开始的,16日中午考完最后一门课,当寝室小伙伴都忙着收拾行李准备回家的时候,我就背着书包坐上车去了报社。原本在六月份就计划着暑期在报社实习,争取蹭到一个月的实习期,奈何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实习生活仅有短短的十余天。不过还是给自己留下了一段很难忘的记忆。
住在黑石礁,每天早上怕堵车,就先坐电车到xx广场,再换乘16路公交到中山广场。每天穿梭在整洁的街道和高大的建筑之间,首先带给自己的是对一座城市的归属感,是对自己忙碌工作的一种兴奋感,也不由得憧憬着以后真正走向社会的自己到底是什么样子的。然而到报社的时候,发现主任,实习生吴奇姐,和提前两天已经来报道的葛宇、安松。并没发现小芳姐,原来平时的工作特别多,要不就是出去采访,要不就是在写稿子,想见到他们一面都有些困难。然而下午实习的时候办公室又来了两位实习生。这样,一个文教新闻部一共就有了六位实习生了。然而第一天就是没有什么事情,在办公室看看报纸,整理整理之前的资料。这就是16日我的实习状态。
借鉴也是学习的过程
因为学校宿舍的事情,申请暑期留校的事就一波三折,这也促成了我在还没放假的考试期间就在写稿子。放假前去报社开暑期实习证明,正好就被丽霞姐安排了采访骨科医生的任务,面对着从来都没接触过的一些术语,自己还在网络上找了很多的资料,丽霞姐也指点了我许多,这样才使我整理好问题去问医生。
小芳姐让我写了一个大连市中小学放暑假时间的消息,小芳姐给了我教育局发放的通知的网站,然后里面内容很多,没办法,心里想着往年也应该会发一下这一类的通知,就找了往年的新闻,没想到还真找到了,我就依葫芦画瓢,按照现有的模式去模仿,摘了一些对学生有用的信息放到了稿子里。
所以在写稿子的过程中,无论是为了使新闻内容立体还是为了稿子整体不出纰漏,借鉴和查询资料都是很有必要的。不过,在上述的两篇稿子中,在真正登载在报纸上的内容,和我自己写的还是有很大的出入的,小芳姐、丽霞姐和主任姐姐都仔细的给我们改过,细节不够的地方会补上,啰嗦的地方会删掉,这样才有了我们的成稿。在此还是要说一声感谢。
细致追求和概括精炼
在实习之前,我的很多次活动采访都是自己去的,所以也给了自己不少的锻炼,而且这在我实习期间对我有非常大的裨益。实习的第二天早上,接到了小芳姐的电话,叫我直接去采访一个小学的毕业典礼。毕业典礼的地点在大连第十五中学,一个我从来都没听说过的地方。公交、出租车折腾了好久,到了之后,负责接待我的老师非常的负责,全程陪着我看了毕业典礼还给我作了解释,一些细节真的是很重要,但是同时也暴露出我的一些缺点。这篇消息类的稿子本来写一两百字就可以了,可是我却写了五百字多字,太过追求整体反而会使消息不能做到精炼准确。见报的时候只有不到200字,这不得不让我思考。
在大连理工大学采访第xx届中英知识产权沙龙的时候,小芳姐是陪我一块去的,基本上这个沙龙都是用英文在交流,所以我们也都佩戴了同声翻译器,瞬间觉得高大上了,可是同声翻译有的时候会觉得不是很连贯,让人捉不住关键的点,所以也使我很头疼,尽管这个活动要求写一篇消息,而且也存在所谓的通稿,可是我还是想自己写一写。可是不料当天晚上电脑居然罢工了,当我第二天早上把写好的稿子交给小芳姐的时候,却发现小芳姐已经自己写好了一篇。而且内容比我写的更详实,还交代了这个会议的背景。不仅让我们感觉到了自身与专业水准的差距,更是鞭策着自己时时学习与进步。
错误是进步的基石
写稿子难免是要犯错的,记得实习第一天的时候,主任姐姐把我们几个实习生都叫到一块,还提到了写稿的严谨性,她举得例子是“的、地、得”的例子,这也是我们最开始进入团的时候会面对的问题,到了现在,我们都会很小心的注意这些基础的问题。但是我们还是会在一些小细节上犯错。比如我去采访中山区中心小学的毕业典礼的时候,在写学校名字的时候就出现了错误,我写的是大连市中心学校,少了三个字就犯了致命的错误。
有的时候不仅仅是错别字和粗心的问题,还有逻辑的问题。逻辑问题是一个写稿的致命伤,如果没有逻辑,整个稿子就会变得非常混乱。之前在帮忙安松看作家森林下午茶预告的稿子的时候,起初写的稿子是有一些混乱的,经过一些调整,顿时就觉得很通畅。第二天发现真的是一句话都没有改。值得一提的是作家森林的那一次采访,是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先生,跟着安松和主任姐姐一起去听,关于南京大屠杀的真相和反思。其实有的时候写稿子不是目的,而真正在于你是否能够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其实有的时候我们要想,我们写的新闻、写的稿子是要给谁看?是给读者看的。他想要看到什么?他想简洁地看到这个消息的精华。我们要怎么才能做好?必须要注意细节,还要注意逻辑。但是错误在所难免,这些错误也会成为财富,在保证日后不再犯的前提下,激励着我们进步。
好好感受采访路上的苦与乐
这句话是主任姐姐在微信上对我说的,有的时候也成为我自己激励自己的话。渐渐地团的这群孩子们都爱上了这份职业。总是在心里想着,两个字,是多么令人骄傲的两个字眼。它是注定奔波的,也注定经历许多不同的任何事,也行是坐在办公室的父辈们与我们际遇完全不同的东西。采访的过程有酸甜苦辣,但我却没有完全体会到过,不仅仅是自己坐车两个小时只为了一个不够两百字的消息,因为这一路上我有奔波也有思考,更有收获。哪怕是一个电话的采访,记得自己电话采访的时候,问的是大连中心医院的医生,最后在核对信息之后,他对我说了声谢谢,都令人心头一热。
同时也经过这短短的时间的实习,也坚定了我对这份职业的热爱,更确定了将来会不会坚持为自己所热爱一直走下去。我也曾考虑过、纠结过,自己是否适合这份神圣的职业,自己是否能热爱这份职业。我想,如果下学期还有这样的机会,我还会坚持来报社实习,我也会以此为起点和动力,去学习、去深造。日后更加好好地感受采访的苦与乐。
最后送上几个字与大家共勉:“态度、信念、自我认知、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