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结实习报告锦集八篇
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学习或工作情况作加以回顾检查并分析评价的书面材料,它能够使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总结实习报告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总结实习报告 篇1一.师生沟通
1、孩子们的表现
来到这里,也许是初为人师,也许是自己的热情,也许是很少见到过年轻的刚毕业老师,孩子们出奇的喜欢我们,在课间是追着我们,要和我们一起玩,在课堂上积极踊跃的表现,在课下我们不断的受到孩子们送来的贺卡,画,书签。。。让当了孩子们几年班主任的教师由衷的羡慕与嫉妒我们。毫不夸张的说,在校园里,我们所到之处都会让孩子们特别的兴奋与激动,会主动的跑到我们前面,主动的和我们玩。
教了很多年学的老师说,你们来了带来了青春,带来了活力,带来了蓬勃,同时带来了和孩子们相处的新的方式,以前孩子们在和老师打交道的时间很少,对老师是避而躲远,现在对你们真是太热情了。在上课之余,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为什么孩子们对我们这么的热情,对自己的班主任却是躲得远远的。同时也在暗暗地观察班主任与孩子们的沟通方式和沟通的技巧。
2、分析原因
在经过几个月的观察中我明白了,班主任们对于孩子们总是呵斥,斥责,打骂,一言堂,封建制,总之,就是班主任说一就是一,不许有反抗,班主任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不会换位思考,不会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不会去提学生着想,不会去和孩子们沟通,他们所进行的沟通时单方面的,但是在我的课堂上,我常常会问大家,你们喜欢这首我教的歌吗,你们喜欢我上课的方式吗,你们可以接受我讲礼仪的方式吗,你们呢想要学习什么样的歌曲,我需要为你们做什么来提高我们的课堂的效率等等,在我的课堂上始终是一个双向的沟通与交流,在我明白孩子们的心中所想时,我实时的调整计划,调整教学的方案,以便去适应孩子们,因为我觉得教与学是在师生相互沟通中进行的,成功的教育,取决于多种因素,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质量。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产生教育效果的首要条件,只有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师生情感和谐融洽,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进而“乐其道,学其道”。
我想到我们在专科时学习的沟通学,沟通是信息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传递过程,而信息则是接收者所理解的信息。因此,在沟通中,师生之间沟通中,双方都有权利来表达的自己的意见,思想,对方也要认真的倾听,从而达到信息的交流和传递的效果在沟通的经典原则中。
一、是坦白的讲出来你内心的感受、感情、痛苦、想法和期望,但绝对不是批评、责备、抱怨、攻击。
二、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不攻击、不说教批评、责备、抱怨、攻击这些都是沟通的刽子手,只会使事情恶化。
三、互相尊重只有给予对方尊重才有沟通,若对方不尊重你时,你也要适当的请求对方的尊重,否则难沟通,
四,绪中不要沟通,尤其是不能够做决定情绪中的沟通常常无好话,既理不清,也讲不明;尤其在情绪中,很容易冲动而失去理性,如:吵的不可开交的夫妻、反目成仇的父母子女、对峙已久的上司下属,尤其是不能够在情绪中做出情绪性、冲动性的"决定",这很容易让事情不可挽回,令人后悔!
五、理性的沟通,不理性不要沟通不理性只有争执的份,不会有结果,更不可能有好结果,所以,这种沟通无济于事。
总结实习报告 篇2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机械工程学院 汽营1211 汤婷婷 1201503145 倪志兵 丁世清
庞宏磊 提交日期:20xx年 6月 6 日概 要
通过本实训项目课程的学习与训练,使学生在前期已进行过《汽车发动机综合实训》、《汽
车底盘综合实训》和《汽车电气系统综合实训》三个综合性项目课程训练的基础上,进一步
将《汽车电气系统检修》、《汽车安全与舒适系统检修》等课程中已初步掌握的汽车电气电控
技术的基础知识、单项能力等融合在一起,通过一个典型的汽车车身电控系统的拆装、检测、
维修项目,再结合一个汽车典型汽车空调系统的拆装、检测、维修项目,最后与项目完成后
的评估总结报告的撰写等完整工作过程的训练,培养学生完成一个实际的汽车车身电子控制
系统装调、测试、检修项目的综合职业能力:(1)汽车车身典型电控系统及汽车空调系统的
工作原理分析和电路原理图绘制能力;(2)控制系统各种传感器、执行器、电控单元的检测
方案设计及监测数据分析能力;(3)汽车车身典型电控系统常见故障分析、检修方案设计、
拆装检测机故障排除能力;(4)汽车空调系统常见故障分析、检修方案设计、拆装检测及故
障排除能力;(5)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常用检测工具、仪器、仪表的正确使用技能;(6)项目
检测检验分析与项目完成后的评估总结报告的撰写能力。目录
概 要.....................................................................
2
第一章 完成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检修任务的主要措施..............................
4
1.1 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检修对技术人员的要求 ............................... 4
1.2 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检修常用的工具和仪器 ............................... 4
1.3 汽车车身电控系统检修注意事项 ....................................... 4
1.4 完成项目任务拟采用的技术方法和手段 ................................. 5
1.4.1 技术方法...................................................... 5
1.4.2 主要手段...................................................... 5
第二章 汽车电控舒适与安全系统检测与故障排除................................
6
2.1 汽车can-bus系统的认识及数据检测 ................................... 6
2.2 中央门锁控制单元的检测 ......................... ……此处隐藏5564个字……-18元(20xx年计),比常规中央空调系统低 40%-50%,比空气热泵低30%-40%。
2、节水省地
以土壤为热载体,向其放出热量或吸收热量,不消耗水资源,不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省去了锅炉房及附属煤场、储油房、冷却塔等设施。埋管埋在地下,不占用土地使用面积。
4、灵活多用
制冷、制热兼提供生活热水,可做到一机三用。
5、低维护
地源热泵系统的运动部件比常规系统少,因而减少了维护,并且更加可靠。由于系统安装在室内,不暴露在风雨中,也可免遭损坏,延长了寿命。
6、运行安全稳定,可靠性高
地源热泵系统在运行中无燃烧设备,因此不产生有毒有害气体,使用安全。 由于突然深处稳定非常恒定,主机吸热或放热不受外界气候影响,运行工况比较稳定,优于其他空调设备。土壤源热泵地下换热管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管,使用寿命长达50年以上,可与建筑物寿命相当。空调机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使用寿命在25年以上。
四、现阶段地源热泵存在的问题
中国有关地源热泵的现成技术资料不多,目前中国缺乏完善的地源热泵制造标准和应用规范,这一缺失容易导致很多地源热泵项目达不到节能的要求,不利于大规模的推广。规范标准是技术发展的基础。地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主要分三部分:室外地能换热系统、水源热泵机组和室内采暖空调末端系统,涉及建筑、机械、电能、水能等多个领域和学科,急需标准对接和统一。据了解,目前执行的标准仅有20xx年编制、20xx年修编的国家标准GB50366—20xx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和设备生产方面的国家标准GB-T19409—20xx水源热泵机组等少数几个,严重滞后于该产业的发展。
地源热泵项目是一个系统工程,在实施过程中通常需要水文地质勘察、城市市政管理、地下水环保部门、机械、电力、建筑环境与设备等不同部门的协调配合,因此急需对热泵系统的建设及运行进行统一规划管理。并且目前政府的补贴、奖励资金管理制度也不够完善,对地源热泵项目的建设及运营监管不严格,项目技术风险大增,形成越奖励越不节能的怪圈。
从整体上看,市场不规范,缺乏市场准入制度和科学评价体系,是制约中国地源热泵技术推广工作的最主要的因素。以牺牲质量为代价的恶性竞争出现不断加剧之势。同时,各个相邻地源热泵项目间相互产生热干扰的风险都应引起高度重视。地源热泵技术起源于欧洲,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引进,目前在中国地源热泵还处于新兴行业,虽然热泵技术在中国已相当成熟,但行业成熟程度并不高,门派多样以及不规范是存在的普遍问题。
五、地源热泵技术应用的展望
地源热泵系统作为一种新技术,目前取得了很大的发展,虽然有许多问题尚待解决,但对于我国地源热泵的发展前景依然保持乐观,原因如下:一是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大部分地区夏热冬冷,各地的气候条件和土壤条件各不相同,适合地源热泵的使用范围。二是我国正在加强建设节约型社会,地源热泵可为社会节约常规能源,充分利用再生资源。此外,地源热泵还可考虑在其它行业使用:如现代化农业种植中,温室需要提供的热水温度一般比空调系统低,夏季降温的要求也比空调建筑低,利用地源热泵系统可以降低运行成本,很好地发挥它的优点。
随着保护生态环境的深入人心和节能意识的加强,地源热泵系统因其节约常规能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以及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等显著优点,将会成为2l世纪最有效的供热和供冷空调技术之一。
总结实习报告 篇8有次我们去洗手间打开灯没及时关掉,等到我们去关时发现等早就被人关掉了,这一点说明了吉化的员工都很注重节能环保,是这些琐事也为己任。除了这些关于工厂生产上的新突破,新举措,我更加深入学习到的关于吉林石化有机合成厂的各个车间的工艺流程和生产原理。在这里我们学习了芳烃抽提生产工艺,大苯乙烯生产工艺,mtbe生产工艺,1—丁烯生产工艺以及乙烯生产工艺并对这些生产过程进行了参观学习。以下是对我们实习的总结:
一、7月27日—28日行程
7月27日上午我们来到吉林石化有机合成厂,首先有安全指导部门的工作人员王石接待我们,对我们进行了厂间级安全教育,让我对吉林石化有个初步了解。然后接下来的时间是由高级技术人员孙为杰对我们进行了芳烃抽提工艺精馏和提留段工艺流程进行的理论讲解和实地参观学习。(具体的细节详见专题报告)
二、7月29日—30日行程
首先还是由技术人员王国君带领我们进行安全教育,之后参观了中央控制室,
王技工告诉我们生产上所有可能存在安全和尽量上的问题都可以在这里进行检测,并相应作出处理。然后在车间会议室,我们分别学习了mtbe生产工艺,1—丁烯生产工艺,并对生产现场进行了参观。其中mtbe生产的工艺原理是醚化反应原理,是由抽余碳四的异丁烯和甲醇再强酸性苯乙烯系大孔阳离子交换树脂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的合成反应,反应在液相中进行。反应方程式:
生产原料是抽余碳四和甲醇,所得产品是mtbe,副产品是粗丁烯。
1—丁烯工艺原理为1—丁烯装置采用的分离精制得方法得到1—丁烯产品,原料粗1—丁烯组成中含有40—65%(v/v)的1—丁烯和少量的丁二烯(<8000cm3/m3),由于1—丁烯和丁二烯沸点接近,故采用加氢方法脱去丁二烯,原料粗1—丁烯与一定量的氢气一起通入加氢反应器,在金属钯的催化作用下,丁二烯进行选择性加氢。从而除去丁二烯,然后通过精馏除去剩余的氢气,碳三,异丁烷,水分,甲醇等杂质,再通过精馏除去正丁烷,顺反2—丁烯等成分,得到高纯度的1—丁烯产品。反应方程式:
三、7月31日行程
由技工李茂国带领我们学习了大苯乙烯装置生产工艺,进行了实地观摩和工艺流程的学习。虽然在本车间我们所做的停留最为短暂,但是所学的知识并不亚于在其他车间,我们学习的都非常认真。大苯乙烯的生产工艺原理有三点,分别为烷基化反应,转烷基化反应,乙苯精馏。装置包括乙苯单元,苯乙烯单元和制氢单元,共有六个生产岗位:烷基化和转烷基化岗位、乙苯精馏岗位、乙苯脱氢岗位、苯乙烯精馏岗位、中间仓库和公用工程岗位,变压吸附岗位。分别生产半成品乙烯,成品乙烯,氢气,苯乙烯,重油等。乙烯是近代石油化工的主要原料,在三大合成材料工业以及其他化工部门均有广泛应用:
(1)、在高压下聚合,可以制得聚乙烯;
(2)、在氯气作用下生成二氧化烷,进一步加工可以制得聚氯乙烯;
(3)、在催化剂作用下,水合制取乙醇;
(4)、与苯反应,生成乙基苯,脱氢后置得苯乙烯,经与丁二烯聚合,制出丁苯橡胶;
(5)、在催化剂作用下,经水合生成乙醛,醋酸,最后制得维纶。
四、8月1日—2日行程
这两天为周末,我们也随工厂放假休息了两天。1日我们集体游览了美丽的松花湖,在山川秀美和湖水清澈动人的景色间留下了深刻的回忆,和快乐的倩影。第二天我个人爬了一下龙潭山,山上景色宜人,还有山泉再缓缓流淌,让人神清气爽。有一种心旷神怡的幽静,非常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