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关企业管理的实习报告模板10篇
在不断进步的时代,报告十分的重要,报告成为了一种新兴产业。那么一般报告是怎么写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企业管理的实习报告10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企业管理的实习报告 篇1一、实习目的
第一,深入地了解国企的运营环境,并且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第二,在实践中掌握自己的不足,测试自己的能力,进而更好地提高自我,并在利用所学知识的基础上深化对教学知识点的理解,强化运用能力。
第三,结合理论与实际,更好的完成毕业论文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xx年12月6日,是中国石油旗下、中国最大的专门从事地球物理勘探的专业化工程技术服务公司,肩负着为国“找油找气”的神圣使命。地球物理勘探是石油工业链条中的第一个环节,承担着探寻地宫奥秘、寻找油气资源的重要职责。
公司共有合同化员工21173人,其中,在站博士后6名,拥有博士51名、硕士756名。直接从事生产科研工程的技术人员4496人。公司总资产为196.48亿。
在长期的找油找气事业中,公司累计发现大小油气田260余个,找到石油地质储量80多亿吨,相当于616亿桶;天然气储量2万多亿立方米,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目前,公司陆地地震勘探市场跃居全球第一位,综合实力位居全球物探行业前三位。
公司将以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技术服务公司为目标,始终把为国找油找气作为公司发展的根基,积极承担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秉承“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企业精神,高擎以“精诚伙伴,找油先锋”为文化特质的先锋旗帜,践行“诚信、创新、业绩、和谐、安全”的核心经营管理理念,全面实施“一体化、集约化、国际化、数字化”发展战略,矢志找油,当好主力军,持续创新,再做新贡献。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
20xx年3月,我在塔里木经理部研究院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实习。塔里木经理部研究院主要负责地震资料的研究、分析和解释。实习刚开始时,根据我的专业特点,我被分到资料部做资料保管员。从学校到社会的大环境的转变,身边接触的人也完全换了角色,老师变成老板,同学变成同事,相处之道完全不同。在这巨大的转变中,我们可能彷徨,迷茫,无法马上适应新的环境。我们也许看不惯企业之间残酷的竞争,无法忍受同事之间漠不关心的眼神和言语。很多时候觉得自己没有受到领导重用,所干的只是一些无关重要的杂活。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一步一个脚印,逐步积累起经验。“在学校里学的不是知识,而是一种叫做自学的能力”。参加工作后才能深刻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资料部有4个库房,每个库房负责的资料有所不同。如一号库房库存数据资料,例如磁带、硬盘等;二号库房就库存纸张记录,例如剖面。每个库房分工很详细,并且有专门的记录簿。作为资料保管员也分成2个小组,每组2个人,设有专门的组长负责各组的日常工作。
上班的第一天,单位分了个李阿姨作为我的师傅。李师傅先带我在单位熟识了一下单位的环境,然后给我了两本小册子:一本是岗位责任制,一本是资料介绍,主要是资料的分类,用途,特点的介绍。
我和李师傅还有一个30出头的阿姨负责一号库房和二号库房,这两个库房的库存的是数据资料,正逢项目验收之际,开始的几天时间我们负责库房的资料入库,我们先要查看清单上的资料数量,然后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签字盖章,最后分类入库。如果有人来领东西,先在花名册和资料单上找到他的名字,然后让其签字,确认无误后根据规定发放相应的材料。两个月的时间都很充实,听李师傅说其他组的成员周末都要上班,因为研究院的单位处理资料需要加班加点,必须在规定时间上交资料结果,所以资料库不能没有人。
虽然上班的时间并不是很长,但凭自己对单位的认识和从李师傅的聊天中我可以看出这里的职工都很热爱他们的岗位,而且企业对他们激励也很看重。
企业管理的实习报告 篇2实习是每个大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巩固专业知识,同时实习又是对每一位大学生专业知识的一种检验,它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既开阔了视野,又增长了见识,是我们走向工作岗位的一步并为我们以后能够很好的融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在吉林省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四周的实习,使我深刻的掌握了在大学期间所学习的管理学专业的相关知识并积累的一定的社会经验,为以后的人生规划和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实习目的:
为了加强对营销管理知识的理解,完善自己的知识理论体系。参观、学习企业的生产、销售流程和理解企业文化精髓,有利于加深对现代企业营销管理现状的了解,加深对企业管理活动的感性和理性认识,并通过实习调研活动,锻炼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作风,为就业和将来的工作提供一些宝贵的实践经验。
针对于此, 我在进行了三年专业课学习之后,通过对《管理学原理》、《西方经济学》、《人力资源管理》、《创业管理》和《管理思想史》等专业课的学习,可以说对有关管理学的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结构体系已经基本掌握了,但这无非只是纸上谈兵,倘若能将这些理论性的知识和实际工作相结合,那必定会事半功倍,达到我的学习初衷。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把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企业管理操作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知识。
二、实习时间:
20xx年6月29日至20xx年7月24日
三、实习地点:
吉林省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办公地址:延吉市朝阳街光明小区北侧。厂址:图们市图曲路365号。
四、实习单位概况:
吉林省宏大防水材料有限公司始建于1997年8月份,座落于美丽的长白山脚下、图们江畔。是集科研开发、生产销售、设计施工于一体的综合性防水材料企业。是国内较早生产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及防水涂料的专业生产企业之一,是中国建筑防水协会会员单位,在同行业率先通过了is09001:XX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企业拥有雄厚的经济技术实力,拥有国内先进的大型现代化流水生产线设备,年产量已突破600万平方米,产品的配方、工艺及性能指标等方面都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
企业目前已形成了禹威牌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高分子防水卷材以及防水涂料等系列产品,其中包括柔性体、弹性体(sbs)、塑性体(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聚乙烯丙纶高分子卷材、聚氨脂防水涂料、js复合防水涂料等,这些产品能全面满足防水工程方面多层次的需求。均获得省市优质产品称号,被吉林省政府命名为吉林省名牌产品、用户满意产品,被吉林省消协评为消费者信得过产品,被质协评为质量担保产品,被吉林省工商局 ……此处隐藏22464个字……
这样,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第一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即企业文化。从这一结论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文化中的对人的管理对企业增强竞争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集团从最初创业时的20几人,发展到现在40000多人的世界级大集团公司,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与先进的企业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人为本的管理上,使管理更贴近人性,更尊重员工,更张扬员工的个性。
1.在平等的基础上让员工感受到被尊重
与十年、二十年前相比,现在的员工素质发生了巨大变化。据了解,各厂生产车间工人中,初中生、高中生所占比例逐年增大,目前大、中专生也很常见。“他们懂得法律,劳工意识很强;对新鲜事物很敏感;不再象上辈人那样为衣食打工,更需要尊重和工作的快乐;多数人愿意对工作负责,寻求发挥能力的机会;大都充满活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有自己独立的见解;时常会对上司的管理提出质疑”。车间主管现在对员工们作出这样的评价。以理服人以情管人员工得到更多尊重。面对这种新形势,集团各厂生产车间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方法也在发生着与时俱进的变化。“我们把自己摆在了与员工平等的位置上,以理服人,以情管人”,几乎所有的车间主管都持这种态度。
这种平等表达出管理者的策略是让员工时刻感受到被尊重,这种感受是无形的,是可以转化为生产力的意识形态。
2.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在厂生产部,人性化管理表现在与员工开展更多的沟通,为员工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这个部门在去年5月开始实行“员工代表沟通会”制度,各车间每月召开一次或两次沟通会,与会人员都是从各工种各工位选派出的员工代表。沟通会上,这些代表可以将他们在工作或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疑问,亳无保留地提出来。代表们所提出的问题,车间认真对待,做到件件有回复有落实。去年8月份b4车间的一次沟通会上,开搪胶机的员工提出,她们在饭堂吃饭要排长时间的队,这样影响到开机。车间认为代表们提出的问题有道理,就立即与厂部协商解决。最后,厂部办理“优先用餐卡”发给开机的员工,他们到饭堂就餐时可凭卡到指定窗口打饭,无须再排队,节省了他们的就餐时间。后来这个制度推及到全厂有此情况的其它车间。
(中国)厂生产部将“人性化”理念,纳入到管理人员管理基础知识的培训课程中。“管理基础知识”首条就是:“满足员工对自由、尊严和荣誉的需要;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多表扬,少批评,不辱骂;尊重员工,对做得好的员工要在班会上进行表扬,给予员工成就感和价值感”。为确保这些制度执行下去,生产部还在员工中做对基层管理人员态度满意度的调查,让员工对自己上司的态度进行评说。这样就促使了车间基层管理人员与员工之间进行沟通,进行“温和管理”。
海珠厂生产部为扭转少数管理人员简单、粗暴的工作态度,在前两年曾开展起“民主评议”活动。评议采取无记名方式,由员工对管理员、组长、助理平时的工作态度打分。凡满意率达到95%的管理员会得到公司的奖励;满意率在20%以下管理员则被降职。这次评议活动,促使基层管理人员完全改变了工作态度和管理方法,将关心和尊重员工提升到最重要的位置。
集团还设立倾诉热线,专门为员工在生活和工作中排忧解难。同时设立经理信箱、自荐信箱,让那些有情绪的员工及时能够在合理的范围内得到发泄。集团还创办〈之声〉报,员工自由投稿,免费内部发行40000多份。这些手段都有效地疏通了员工与公司管理层之间的矛盾,使管理顺序畅通,能够做到上传下达,达到了公司进步的要求。
3.废除不适宜的处罚使管理更有人情味
集团希望逐步建立一套富有人情味的和谐的企业管理文化,让所有员工都能够在开心地工作和成长。,由集团品管部(现集团系统管理部)召集各厂董事、总经理及厂部和生产部经理,对各厂厂规处罚制度进行一次认真慎重地研讨,随后出台了《有限公司违规处理条例》,并于1月1日在各厂统一执行。这个条例删除了所有不合适宜的经济处罚规定,完全与国家劳动法和国际劳工法接轨。在40条条例中,除涉及消防安全(如严禁在厂区内吸烟、私自携带爆炸物或其它危险品进入厂区)等须罚款外,其它有关员工纪律方面的处罚规定大多数被“思想教育”所取代。到目前,《条例》已修订了3次,集团系统管理部负责人表示,“在每次修改中,我们可以看到其中有关处罚的项目一次比一次少。集团希望用先进的文化管理工厂,而不是靠经济处罚管理工厂”。因此,企业文化的培育是长期的,潜移默化的,点滴渗透的,必须与有形物化相结合,才能见物见人见思想,见精神见制度见形象,从而让人一接触到该企业的人和物,就能使人体验到该企业的文化品位和特色,感受到该企业不同寻常的“企业之魂”的存在。
4.形成具有色彩的价值观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以及体现这些企业精神的人际关系、规章制度、厂房、产品与服务等事项和物质因素的集合,但塑造企业文化绝对不是给企业订一些响亮而空洞的口号,就可以做得到的。公司企业文化是以“诚信、卓越、合群”为价值观,并围绕这个核心确立了七大抱负和五大使命;首先诚信不单是表达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而且还传达了一个作人的道理,由此进步达到卓越,最后形成一个团结的团队,一个战无不胜的团队。
5.建立员工福利,尽量加大对员工的关怀度
企业建立有五大基金,有福利基金、雪中炭基金、医疗基金、助学、扶贫基金,为家庭有困难的员工解除后顾之忧。设立慈善基金会,自1992年在员工家乡,西部山区,祖国边陲共捐善款近亿人民币,建设中小学校70多所,在全国十数所大学设立奖助学金。这些对员工有一种亲和力的同时,给大部分员工子女就学带来了便利。员工患病可以免费治疗,设有文化夜校,员工可以继续进行学习深造等等,这些都带着人性化的关怀去对待员工。
公司内部还设有饭堂、图书室、医院、卡拉ok厅、娱乐室、篮球场、飞行球场、宿舍、银行、电话、电视等,这都为员工的业余生活给予了充分的关怀。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性化管理理念具有一种强大的力量,是一种无形的生产力,一种潜在的生产力,无形的资产和财富。是员工凝聚力的焦点,起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人性化管理极大的促进企业的发展,对企业的长远发展起着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光明 《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1999
2、张德仁 ,霍洪喜《企业文化概论》南开大学出版社,
3、叶生《企业灵魂》机械工业出版社,
4、陈春花 《企业文化管理》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5
5、王宗起《 现代企业管理》 1996 . 9
6、张德《 企业文化建设》 清华人学出版社,1998 . 6
7、陈亭楠《 现代企业文化》 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
8、陈存花《 中国管理10 人解析》北京中国人l 心人学出版社,
9、王成荣《 企业文化教育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0、吴式火《 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 支部生活杂志, . 2